[发明专利]一种保温隔热环保墙体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7429.8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江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蔓青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0;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混合单体 改性聚丙烯酸酯 环保墙体材料 保温隔热 二聚 吡咯 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聚丙烯酸酯乳液 开孔膨胀珍珠岩 硅酸盐水泥 聚丙烯酸酯 聚丙烯酰胺 纳米碳酸钙 锂基膨润土 丙烯酸盐 交联单体 聚丙烯酯 嵌段共聚 原料组成 竹浆纤维 硬脂酸 乙烯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隔热环保墙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0‐20的开孔膨胀珍珠岩、重量份为15‐20的硬脂酸、重量份为10‐20的改性聚丙烯酸酯、重量份为5‐10的固体石酯、重量份为5‐8的硅酸盐水泥2、重量份为3‐5的乙烯‐丙烯酸盐、重量份为2‐4的聚丙烯酯、重量份为5‐7的纳米碳酸钙、重量份为2‐3的聚丙烯酰胺、重量份为1‐3的竹浆纤维、重量份为1‐2的锂基膨润土;所述改性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聚丙烯酸酯乳液为基体;基体与二聚吡咯、交联单体、聚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单体的溶液进行嵌段共聚得到最终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其中二聚吡咯用量为所述混合单体重量的5%~15%,交联单体用量为所述混合单体重量的35%~5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科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隔热环保墙体材料。
背景技术
墙体保温是建筑物节能降耗的必要措施,已有的墙体保温材料隔热保温性能不理想,并含有一些致癌、放射性等对人体有害或会引起保温墙体强度降低的物质,例如海泡石和石棉。在国家限制使用这两种物质后,急需研制一种不含有害物质的墙体保温材料。已有的墙体保温材料在施工现场配制,计量不准确,隔热保温性能和粘力较差,墙体常常出现空鼓、开裂、粉化、结露,需要调整已有墙体保温材料的配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隔热环保墙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0-20的开孔膨胀珍珠岩、重量份为15-20的硬脂酸、重量份为10-20的改性聚丙烯酸酯、重量份为5-10的固体石酯、重量份为5-8的硅酸盐水泥2、重量份为3-5的乙烯-丙烯酸盐、重量份为2-4的聚丙烯酯、重量份为5-7的纳米碳酸钙、重量份为2-3的聚丙烯酰胺、重量份为1-3的竹浆纤维、重量份为1-2的锂基膨润土;其中,所述改性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聚丙烯酸酯乳液为基体;
基体与二聚吡咯、交联单体、聚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单体的溶液进行嵌段共聚得到最终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其中
二聚吡咯用量为所述混合单体重量的5%~15%,交联单体用量为所述混合单体重量的35%~55%。
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酸酯单体是(乙基)丙烯酸酯,(乙基)丙烯酸酯是(乙基)丙烯酸与C5~C10醇形成的酯。
进一步地,所述交联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隔热环保墙体材料还包括重量份为1-5的增溶剂。
进一步地,所述增溶剂为肼类化合物或极性脂肪族氨基酸。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5-18的开孔膨胀珍珠岩、重量份为15-16的硬脂酸、重量份为12-15的改性聚丙烯酸酯、重量份为6-8的固体石酯、重量份为6-7的硅酸盐水泥2、重量份为4-5的乙烯-丙烯酸盐、重量份为2-3的聚丙烯酯、重量份为5-6的纳米碳酸钙、重量份为2-2.5的聚丙烯酰胺、重量份为1-2的竹浆纤维、重量份为1-1.5的锂基膨润土。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16的开孔膨胀珍珠岩、重量份为15的硬脂酸、重量份为13的改性聚丙烯酸酯、重量份为7的固体石酯、重量份为6的硅酸盐水泥2、重量份为4的乙烯-丙烯酸盐、重量份为2的聚丙烯酯、重量份为6的纳米碳酸钙、重量份为2的聚丙烯酰胺、重量份为1的竹浆纤维、重量份为1.5的锂基膨润土。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隔热环保墙体材料还包括重量份为2-5的粉煤灰。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隔热环保墙体材料还包括重量份为1-2的磷酸三苯酯。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隔热环保墙体材料还包括重量份为1-2的聚醚多元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蔓青,未经江蔓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7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