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iC MOSFET器件并联使用的自动化分拣电路及自动化分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06631.9 | 申请日: | 2018-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茂友;宋李梅;周丽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矽导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张佳妮 |
| 地址: | 225006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ic mosfet 器件 并联 使用 自动化 分拣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iC MOSFET器件并联使用的自动化分拣电路,供电单元一通过串联负载给器件漏极供电,电流监测单元一用于测量通过器件的电流,驱动单元一为器件提供所需的调制驱动;供电单元二通过恒流源给Q1供电,Q1的栅极与驱动单元二连接,电流监测单元二用于测量通过Q1的电流,驱动单元二为Q1提供驱动,与驱动单元一信号同步,电压监测单元一用于测量Q1漏极电压,电压监测单元二用于测量器件栅极驱动电压。并公开其自动化分拣方法。本发明采用隔离测量法测量导通阻抗,电路结构简单,监测电压始终为低压;采用双二极管背靠背连接法使二极管的前向导通压降一致;采用特定的极小结电容二极管,可使测量频率与实际工作频率相同,与事实高度符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iC MOSFET器件并联使用的自动化分拣电路及自动化分拣方法。
背景技术
SiC MOSFET是继硅基MOSFET之后的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拥有硅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SiC材料具备宽禁带,具有高击穿电场,高速载流子饱和漂移速度,优良热稳定性以及较高热导率,使得SiC MOSFET能够制备出具有高耐压、大电流、高耐温、高频、强抗干扰等优越性能的场效应晶体管。SiC MOSFET器件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的领域,未来必将引领场效应晶体管的应用,继续延续摩尔效应的市场规律。
相比于Si材料,SiC MOSFET器件的击穿电场十倍于Si基MOSFET器件,热导率三倍于硅基,导通阻抗也大大低于硅基,使其具有很低的导通压降和导通损耗。因而SiC MOSFET器件在设计时就不用过多地考虑导通阻抗的问题,且层间材料禁带宽、介电常数高,从而可以将结电容控制到非常低的水平SiC MOSFET器件的输入电容(Ciss)、输出电容(Coss)和反馈电容(Crss)通常分别在上百pF、数十pF、数pF量级,远低于硅基MOSFET的上千pF、上百pF、上百pF量级,这使得其开关交越损耗也同样大大低于硅基,另一方面,宽禁带还带来更低的泄漏电流,这使得其更适合应用于高功率密度、高开关频率的场合。更高频率的出现将使电路应用设计变得更加轻薄化,而具有更小寄生电容的SiC MOSFET器件还能同时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受限于SiC材料的生产缺陷以及工艺水平的发展,通常仍需要通过并联使用的方法来扩充其功率能力。并联后的SiC MOSFET器件可以分摊功耗和热量,设计者也可以灵活地选择是采用两个,还是三个或者更多的SiC MOSFET器件并联,这种方法可以在减小系统尺寸的同时有效地降低成本。但是由于生产工艺以及材料本身的差异,每个SiCMOSFET器件的导通阈值、导通电阻都不会完全相同,其差异性甚至会超过20%,阈值电压主要体现在开关损耗,导通电阻主要体现在导通损耗,另一方面,导通阈值和导通电阻随温度的特性也会表现不同,这会使得SiC MOSFET器件在并联使用的时候的电流失配。比如,其中一个器件的阈值更低,且其导通阻抗更大,该器件通过的电流会更大,会导致导通阻抗相对进步一增加,其发热会更严重,而导通电阻的正温度系数会致使其发热进一步严重,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虽然正温度系数有助于减小电流,有利于均流的实现,但是在高电压大电流应用场合,一点点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温度的反应是相对非常慢性的,因而最终将导致该器件的寿命大大低于其它并联的器件。
SiC MOSFET器件动态工作电路图和工作时序图如图1-2所示,当栅极驱动(Vdrive)为低电平时,器件关断,漏极电压(Vdrain)为高压,比如650V。当栅极驱动为高电平时,器件开通,漏极电压跟随导通沟道电流(Ichannel),器件导通后呈现为阻性特性。因此,其均流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损耗阻抗包含导通阻抗和等效开关损耗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矽导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矽导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66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