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叉车属具夹紧力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6524.6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2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方锡岗;周孟然;邓亮;时松;胡锋;潘里辉;郭勇;何平;孙敬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3/02 | 分类号: | G05B1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力 叉车属具 自适应控制 遗传算法 最优解 粒子群算法 适应度函数 迭代 初始粒子群 重新设置 适应度 输出 返回 | ||
1.一种叉车属具夹紧力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遗传算法的实数编码规则生成若干个体,计算个体的适应度,根据适应度的大小进行选择、变异、交叉操作,当适应度函数阈值小于设定阈值ε或者达到迭代次数时,遗传算法停止工作,将遗传算法的结果作为粒子群算法的初始粒子群;
步骤二,设置适应度函数阈值和迭代次数,使PSO算法搜索的起始值和搜索范围靠近最优解,将所获得的最优解作为PID算法的参数;
步骤三、使用PID算法调节夹紧力输出值,对比设定的夹紧力值与采用PID算法调节后的夹紧力输出值,如果差值在设置的误差范围内则结束;否则,返回步骤二重新设置适应度函数阈值和迭代次数,获取最优解;如此循环,直到获得满足要求的PID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属具夹紧力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遗传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问题解的初始种群P1;
步骤二,根据适应度函数计算种群P1的个体适应度,若获得最优解或迭代次数达到最大,则转到步骤六,若不满足条件则转到步骤三;
步骤三,进行选择操作,以适应度评价的结果为依据来进行选择,由此生成下一代新的个体;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获得的个体通过交叉、变异操作获得新的个体;
步骤五,对步骤四中获得的个体进行适应度计算,若获得最优解或迭代次数达到最大,则转到步骤六,若不满足条件则转到步骤三;
步骤六,算法结束,得到种群P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属具夹紧力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群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搜索空间中针对由遗传算法得到的种群P2的位置和速度初始化,计算适应度fid,初始化式中,fid为第i个粒子适应度函数值,d为搜索空间维度,为未迭代时第i个粒子适应度函数值,为未迭代时整个种群在d维搜索空间中的最佳位置;
步骤二,在算法迭代过程中,粒子位置与速度变化遵循如下的计算准则:
上述各式中,为第i个粒子迭代k+1次时的飞行速度,为第i个粒子迭代k次时的飞行速度,为第i个粒子迭代k次时的适应度,为第i个粒子迭代k次时的位置,d为搜索空间维度,ω为惯性权重,c1为认知参数,c2为社会参数,r1、r2为随机函数;
步骤三,更新第i个粒子迭代k次时的适应度和迭代k次时整个种群在d维搜索空间中的最佳位置
步骤四,如果步骤三中粒子群算法达到设计的中止准则,算法结束,并且得到PID参数的最优解;否则,转到步骤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属具夹紧力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惯性权重ω由式求得,式中,t为迭代次数,max DT为最大迭代次数,ω的取值范围为[0.8,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属具夹紧力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D算法的传递函数如下式:
式中,Kp、Ki、Kd分别为比例控制参数,积分控制参数,微分控制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65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