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路径规划方法、动态路径规划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6051.X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0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江;贾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贵顺 |
主分类号: | H04W40/02 | 分类号: | H04W40/02;H04W40/2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李国松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路径 规划 方法 规划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路径规划方法、动态路径规划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源节点根据预设路径规划策略规划出到达目标节点的第一网络路径及其第一所需跳数;源节点根据第一网络路径向目标节点传输通信数据信息;中继从节点在信息转发过程中,记录直接前驱节点并记录动态跳数;当中继从节点连接不上下一跳节点时,检测目标节点是否在通信覆盖范围以内;当在通信覆盖范围内时,中继从节点根据预设路径规划策略规划出第二网络路径及其第二所需跳数;中继从节点判断第二所需跳数是否大于限制跳数;当第二所需跳数小于等于限制跳数时,中继从节点根据第二网络路径向目标节点传输通信数据信息。本发明断传时仍可传输,提升了通信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路径规划方法、动态路径规划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紫外光通信是利用大气散射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分为视距和非视距两种通信方式。视距要求发射接收端对准,两者之间不能有障碍物存在。非视距方式下,紫外光通过大气分子和颗粒的散射到达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一定数目的紫外光子,就可以实现非视距通信。
非视距紫外光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以及全方位通信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军事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海陆空三军专用局域军事保密通信。但由于紫外光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导致了通信的覆盖范围较小,因此,紫外光无线网络中距离相对比较大的两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需要通过多个中继节点。然而,通过紫外光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交换时,中继节点可能脱离紫外光无线网络,从而造成通信中断,进而存在通信稳定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路径规划方法、动态路径规划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紫外光通信网络通信稳定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路径规划方法,其应用于紫外光通信网络,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源节点根据预设路径规划策略规划出到达目标节点的第一网络路径,并获取第一网络路径的第一所需跳数;
步骤S2,源节点根据第一网络路径向目标节点传输通信数据信息;
步骤S3,每一个接收到通信数据信息的中继从节点均按照第一网络路径对通信数据信息进行转发,并且,中继从节点在接收到通信数据信息后,还会记录直接前驱节点并记录动态跳数,动态跳数=第一所需跳数-已传跳数;
步骤S4,当中继从节点连接不上下一跳节点时,中继从节点检测目标节点是否在自身的通信覆盖范围以内;
步骤S5,当目标节点在通信覆盖范围以内时,中继从节点根据预设路径规划策略规划出第二网络路径,并获取第二网络路径的第二所需跳数;
步骤S6,中继从节点判断第二所需跳数是否大于限制跳数,其中,限制跳数=动态跳数+预设跳数值;
步骤S7,当第二所需跳数小于或等于限制跳数时,中继从节点根据第二网络路径向目标节点传输通信数据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中继从节点检测目标节点是否在自身的通信覆盖范围以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目标节点未在通信覆盖范围以内时,动态跳数+1且反馈至直接前驱节点;
直接前驱节点执行步骤S4-步骤S7,直至将通信数据信息传输至目标节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中继从节点判断第二所需跳数是否大于限制跳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第二所需跳数大于限制跳数时,动态跳数+1且反馈至直接前驱节点;
直接前驱节点执行步骤S4-步骤S7,直至将通信数据信息传输至目标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贵顺,未经洪贵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6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