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拖多式的指纹模组功能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5721.6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灿;林清;柳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43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托板 压力机构 压头组件 挂载 模组 指纹 功能测试装置 测试载板 恒压组件 缓冲组件 一拖多式 测试架 肘夹 测试效率 模组测试 平行设置 同步测试 相对设置 组件包括 组件固定 常规的 传动杆 一拖多 墙竖 竖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拖多式的指纹模组功能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架组件、行程肘夹组件、至少两个压力机构、缓冲组件以及测试载板。所述测试架组件包括底座、挂载墙和托板,挂载墙竖直固定于底座的表面上,托板位于底座竖直方向的上方,且与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行程肘夹组件固定在挂载墙上,并通过传动杆与托板连接;每一所述压力机构包括恒压组件和压头组件,恒压组件压在压头组件上,压头组件固定设在托板上;所述缓冲组件设在托板的两端,且固定于底座上;所述测试载板设置在底座上,且与压力机构相对设置。本发明以一拖多的形式,可以同步测试两个及以上模组,相对于常规的指纹模组测试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每小时测试效率可以有效提高数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一拖多式的指纹模组功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指纹解锁、指纹支付已经成为移动端电子设备的标配,而为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提供该功能的指纹识别模组的相关技术与生产工艺均处于不完善阶段。其中,指纹模组功能测试便是其中之一种技术保障工作。为了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前期阶段的指纹模组功能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常规的电气性能测试外,还需要测试模组的坏点、平整度、厚度、信噪比等各项指标。
因指纹模组测试项较多,对测试治具的要求较高,测试效率低下一直都是行业内急需突破的瓶颈,为了有效提高测试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拖多式的指纹模组功能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一拖多式的指纹模组功能测试装置,可以同步测试两个及两个以上模组,相对于常规的指纹模组测试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每小时测试效率可以有效提高数倍。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拖多式的指纹模组功能测试装置,包括:
测试架组件,所述测试架组件包括底座、挂载墙和托板,所述挂载墙竖直固定于底座的表面上,所述托板位于底座竖直方向的上方,且与底座平行设置;
行程肘夹组件,所述行程肘夹组件固定在挂载墙上,并通过传动杆与所述托板连接,所述传动杆竖直固定在托板上;
至少两个压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均设置在托板上,每一压力机构包括恒压组件和压头组件,所述恒压组件压在压头组件上,所述压头组件固定设置在托板上;
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托板的两端,且固定于底座上;
测试载板,所述测试载板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所述压力机构相对设置。
较佳的,所述行程肘夹组件包括肘夹座、操作杆、连杆,所述肘夹座固定设置在挂载墙上,所述操作杆分别与肘夹座和连杆相连,所述连杆与传动杆铰连接,所述传动杆活动贯穿在肘夹座的下端。
较佳的,所述操作杆呈“ㄑ”型,包括第一端、中间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与所述肘夹座的上端铰连接,其中间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连接,其第二端为工人操作端。
较佳的,所述恒压组件包括砝码、砝码盘和两个砝码限位轴,两个所述砝码限位轴间隔竖直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砝码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砝码限位轴上,且固定于所述砝码盘上。
较佳的,所述压头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压头,所述支撑件竖直支撑在所述砝码盘的下面,所述支撑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压头弹簧、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砝码盘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压头连接。
较佳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支撑杆套筒和支撑杆筒盖,所述支撑杆套筒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一端、压头弹簧和第二支撑杆一端,所述支撑杆套筒盖盖在支撑杆套筒的上开口端。
较佳的,所述压头包括压头座和橡胶头,所述压头座和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橡胶头设置在压头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5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