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空冷系统散热器管内流体温度的间接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05405.9 | 申请日: | 2018-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2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斌;王明俊;张兵强;吴东;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为远方电气(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3/02 | 分类号: | G01K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敏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系统 散热器 流体 温度 间接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系统散热器管内流体温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属于直接空冷系统散热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相关联的温度参数;b.将获取的相关联的温度参数代入拟合公式y=β1t3+β2+β3(t3﹣t1)v(1+β4φ)计算出直接空冷凝器散热器管内流体温度;其中,y:直接空冷凝器凝汽器管内水温;t1:直接空冷凝器环境空气温度;φ:直接空冷凝器环境空气相对湿度;t3:直接空冷凝器散热器管壁温度;v:直接空冷凝器环境风速。本方法可以直接有效的防治管束冻伤的问题,可更加有效的分析机组的运行数据,根据数据总结经验,为机组运行提供更加经济更加高效的方案和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接空冷系统散热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用电需求大幅度增长的需要,近年建设了许多大型火力发电厂,并且采用了高参数大容量的机组。为了应对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许多大机组都采用了直接空冷系统,直接空冷系统的运行与湿冷塔的湿冷系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经济性、安全性方面都有特别的要求,并且对汽轮机的运行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运行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空冷凝汽器的防冻,大风影响,热风再回流,空冷凝汽器表面积灰等。如果能够对直接空冷系统的凝汽器管束内部流体温度进行大面积温度场的在线监测,就能很好的分析直接空冷系统的特性以及对汽轮机的影响,直接有效的解决防冻问题,从而保证机组稳定、经济、安全运行。但由于冷凝管束均为真空系统,任何厂家均没有相应的技术直接在管束表面开孔,在管束内部安装测量内部水温的传感器。厂家大多测量管束就近部位的空气温度。但是此处的温度,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大大降低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空冷系统防冻与空冷系统特性的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接空冷系统散热器管内流体温度的间接测量方法,本方法可以直接有效的防治管束冻伤的问题,可更加有效的分析机组的运行数据,根据数据总结经验,为机组运行提供更加经济更加高效的方案和指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接空冷系统散热器管内流体温度的间接测量方法,本方法是通过搭建能够模拟反应各种工况环境下的直接空冷凝器实验模型,通过整合与直接空冷凝器散热器管内流体温度相关联的温度参数,综合相关联的温度参数的实验数据所获得的间接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所述相关联的温度参数,所述相关联的温度参数包括直接空冷凝器环境空气温度t1,直接空冷凝器环境空气相对湿度φ,直接空冷凝器散热器管壁温度t3和直接空冷凝器环境风速v;
b.将获取的相关联的温度参数代入拟合公式y=β1t3+β2+β3(t3﹣t1)v(1+β4φ)计算出直接空冷凝器散热器管内流体温度;
其中,y:直接空冷凝器凝汽器管内水温(单位℃);t1:直接空冷凝器环境空气温度(单位℃);φ:直接空冷凝器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单位%RH);t3:直接空冷凝器散热器管壁温度(单位℃);v:直接空冷凝器环境风速(单位m/s);
β1=0.7~0.9;β2=5~7;β3=0.3~0.4;β4=﹣0.012~﹣0.006。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
直接空冷凝器环境空气温度t1和直接空冷凝器环境空气相对湿度φ由直接空冷凝器的进风口位置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为远方电气(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博为远方电气(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5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