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液态CO2地面直注系统与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05189.8 | 申请日: | 2018-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亓冠圣;程卫民;李金亮;路遥;王栋;秦传睿;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 |
| 代理公司: | 37252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红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调控 气液分离器 灭火效率 空温器 储罐 采集压力信号 输送管道系统 井下采空区 气液两相流 煤矿立井 灭火介质 气液两相 输送管道 防尘 采空区 防灭火 节流阀 冰堵 防爆 井上 井下 井口 防火 煤矿 中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液态CO2地面直注系统与方法,属于煤矿防灭火技术领域。其包括液态CO2储罐、气液分离器、空温器、智能调控单元等,液态CO2储罐布置在井上靠近煤矿立井井口的位置,气液分离器布置在井下靠近立井井底的位置,用于气液两相CO2的分离,解决气液两相流输送困难的问题,同时控制输送管道系统内的压力在合理范围内;空温器,布置在井下采空区附近,实现了在输送管道末端出现冰堵时继续向采空区输送CO2,避免因灭火介质中断而影响灭火效率;智能调控单元,用于采集压力信号并且智能调控节流阀。本发明工序简单、安全性高、灭火效率高、防火、防爆、防尘,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防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矿井地面向井下直接输送液态CO2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采空区中的遗煤极易发生自燃,会引发瓦斯爆炸,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自燃火源点处于导热系数小、比热容高的多孔煤岩介质中,注浆、注胶、惰性气体灌注等常规的灭火方法不能将高温煤岩的热量及时带走,导致火源即使在完全窒息后也依然长时间维持较高温度,一旦获得氧气会快速复燃。液态CO2注入到采空区后,能够迅速气化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将火源点完全窒息;同时液态CO2气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将火源点的温度快速降低。因此针对采空区自燃火源点,灌注液态CO2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目前,煤矿缺少由地面直接向采空区灌注液态CO2的系统与方法。当需要向采空区灌注液态CO2灭火时,首先采用小型储罐将液态CO2运输到井下采空区附近,然后向采空区灌注。例如CN106640177A公开了一种矿用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CN201802437U公开了一种矿用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装置,其防灭火装置虽然可以在矿井巷道内使用,但其难以实施液态CO2的长时间持续灌注作业,并且工序繁琐、存在较大的爆炸安全隐患。
液态CO2的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输送过程中由于气化的原因会产生两相流,导致液态CO2输送困难,并且会导致由地面通往井下的竖直管道的底部压力剧增,形成重大安全隐患;液态CO2的温度很低,在常温管道中通入液态CO2后会产生明显的冷缩效应,1000 米的钢管会产生0.5米左右的收缩,严重影响输送系统的安全运行,比如容易引发泄露事故;长时间输送液态CO2后,输送管道外壁的温度接近液态CO2的温度,同时井下空气的湿度通常较大,极易在输送管道外壁结冰,从而增加管道负荷,并影响管道的机械性能;输送管道末端泄放液态CO2时以及节流时会在管道中产生压力波动,一定条件下会在管道内产生干冰,容易堵塞管道。因此,需要在考虑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研发一种矿用液态CO2地面直注系统与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用液态CO2地面直注系统与方法,其简化液态CO2的灌注工序,实现煤矿灭火时能够向采空区长时间持续输送液态CO2,提高灭火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5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隧道洞室的瓦斯一体化监测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高效降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