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生产加工用检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03987.7 | 申请日: | 2018-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叶爱丹;汪涛;刘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爱丹 |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39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轴 电力电缆 紧固螺帽 挡块 立板 检验装置 配合安装 生产加工 绕线轮 底座 横板 滚动轴承 对称安装 人工检验 生产效率 运行稳定 外部 准确率 侧壁 漏检 外壁 焊接 喇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生产加工用检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居中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喇叭,所述立板的侧壁上通过滚动轴承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上均焊接有挡块,且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的一端部均设有紧固螺帽,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外部通过挡块和紧固螺帽相配合安装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二支撑轴的外部通过挡块和紧固螺帽相配合安装有第二绕线轮。本发明,运行稳定,可代替人工检验电力电缆,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可避免漏检,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生产加工用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
在电力电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力电缆的外观是否变形进行检验,现有的检验方式一般采用人工对电力电缆的外观进行检验,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经常因为漏检,导致生产效率和准确率都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力电缆生产加工用检验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可代替人工检验电力电缆,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可避免漏检,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生产加工用检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经常因为漏检,导致生产效率和准确率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电缆生产加工用检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居中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喇叭,所述立板的侧壁上通过滚动轴承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上均焊接有挡块,且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的一端部均设有紧固螺帽,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外部通过挡块和紧固螺帽相配合安装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二支撑轴的的外部通过挡块和紧固螺帽相配合安装有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另一端部固定设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与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上部位于第一绕线轮与第二绕线轮之间固定安装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部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筒体,两个所述筒体的内部均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张紧辊,且两个筒体的内部位于两个第一张紧辊的正上方均转动安装有一个第二张紧辊,所述凸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圆柱型空腔和第二圆柱型空腔,所述第一圆柱型空腔和第二圆柱型空腔的轴心线相互重合,且第一圆柱型空腔和第二圆柱型空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圆柱型空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管体,且第一圆柱型空腔的一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电片,所述第一管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外表面与第一圆柱型空腔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圆柱型空腔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固定安装在第二圆柱型空腔的内部,两个所述导电片通过导线与喇叭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方形底座,且底座的底部四角对称设有四个橡胶支脚。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内径。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辊的上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个第一张紧辊的上部高于第二张紧辊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金属环的表面粗糙度、第一圆柱型空腔的内壁粗糙度、弹簧的表面粗糙度、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内表面粗糙度均不大于Ra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爱丹,未经叶爱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3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