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小鼠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3881.7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5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术玲;龚彦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丹丹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功能 消化不良 小鼠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学动物模型建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小鼠模型的方法。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小鼠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每天对小鼠依次实施束缚、电击和疲劳游泳后随机施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持续造模28‑32天。通过对小鼠依次实施束缚、电击和疲劳游泳后随机施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使得实验动物表现出与临床病人相似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同时应激强度适中,不会对实验动物造成躯体上的伤害,更不会出现器质性的改变,因此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动物模型建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小鼠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包括持续性或反复性的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早饱、胸骨后疼痛不适、恶心、呕吐或其他上腹部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但无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疾病的证据。由于病因复杂,目前尚不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但普遍认为与胃肠动力调节机制异常、胃肠激素分泌失调、胃酸异常分泌、内脏敏感性增高、脑-肠轴紊乱、病菌感染以及心理因素有关,其中胃肠动力异常和心理精神因素是众多诱发的因素中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与患者自身的心理精神应激程度呈正相关,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表明心理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诱发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说明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躯体和心理均受创伤的功能性身心疾患。
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多采用夹尾激怒法,夹尾法造模的原理是利用夹尾来激怒老鼠使之与其他老鼠打斗,长期以往会造成老鼠暴燥、易怒进而引发消化不良症状。而临床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为长期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而不是暴躁、易怒,所以夹尾法造模的缺点是造模过程与临床患者发病过程不完全相符,并且长期夹尾会使老鼠尾部受伤,引起感染等其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小鼠模型的方法,其能够使造模后的动物的表现与临床病人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一致,同时,应激强度适中,不会对实验动物造成躯体上的伤害,更不会出现器质性的改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小鼠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每天对小鼠依次实施束缚、电击和疲劳游泳后随机施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持续造模28-32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通过对小鼠依次实施束缚、电击和疲劳游泳后随机施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使得实验动物表现出与临床病人相似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同时应激强度适中,不会对实验动物造成躯体上的伤害,更不会出现器质性的改变,因此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实施例1中小鼠排便情况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小鼠毛发状态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造模期间小鼠体重变化趋势图;
图4为实施例1中造模期间小鼠日均进食量变化趋势图;
图5为实施例1中造模期间小鼠日均饮水量变化趋势图;
图6为实施例1中造模期间糖水消耗百分率的变化;
图7为实施例1中造模期间小鼠水平运动得分变化;
图8为实施例1中造模期间小鼠垂直运动得分变化;
图9为实施例1中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切片显微图(100×);
图10为实施例1中小鼠胃组织病理切片显微图(100×);
图11为实施例1中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显微图(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3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松筋通络仪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远程警报心脏除颤监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