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2961.0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2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献;胡杰;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盈科瑞创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K9/72;A61K9/08;A61P11/14;A61P11/06;A61P11/10;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荆油 吸入 溶液制剂 制备 生物利用度 药物副作用 病灶部位 毒副作用 给药剂量 首过效应 吞咽困难 药物传递 胃肠道 制剂学 助溶剂 呼吸道 溶剂 给药 降解 起效 雾化 小孩 人群 吸收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制剂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包括:牡荆油、助溶剂和溶剂,还提供了一种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安全、有效、生物利用度高,不仅使用剂量少、起效快、疗效好,且无其他毒副作用,通过雾化吸入给予患者,直接将药物传递到呼吸道,吸收快,作用迅速;不仅可以避免首过效应和胃肠道降解,且提高了病灶部位药物浓度,减少给药剂量,降低药物在其他组织中的分布,降低药物副作用;另外,其给药方便,顺应好,尤其适合给予老人和小孩及吞咽困难的人群患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剂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牡荆油是从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鲜叶和果实中提取得到的挥发油,主要含β-丁香烯、α-蒎烯、柠檬烯、1,8-桉叶素等成分。牡荆油具有祛痰、镇咳及平喘的作用,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牡荆油的多种剂型,比如《中国药典(2015版)》记载了“牡荆油胶丸剂”;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95367.7公开了“一种用于祛痰、止咳、平喘的牡荆油乳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了“一种止咳平喘的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810101439.8);此外,文献(汪国华,钟华林,汪芸,《中国药业》,2002年07期)公开了牡荆油气雾剂等等。在上述众多剂型中,仅气雾剂为吸入型制剂,胶丸剂、乳剂、滴丸剂等皆为口服剂型,口服剂型不仅用量较大,且不能直接作用于病患部位,需要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进入循环系统作用于病患部位,起效较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用药。
吸入疗法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上市的吸入剂型有干粉吸入、气雾剂及吸入溶液。干粉吸入与吸入溶液相比:干粉吸入需要借助特殊复杂的装置,而复杂的结构导致了装置生产成本的提高,不利于普及患者对吸入装置的顺应性、使用频率。气雾剂与吸入溶液相比:①气雾剂需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成本较高;②气雾剂需要冷却和灌装的机械设备,制备操作均较麻烦;③气雾剂具有一定的内压,遇热或受撞击后易发生爆炸;④气雾剂借抛射剂的蒸气压的压强而工作,可因抛射剂的渗漏而失效。鉴于此,吸入溶液剂型相对于其它吸入剂型来说具有优势。尽管现有技术中记载种种吸入用溶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但是并未有记载关于“牡荆油”处方吸入用溶液剂型的组方规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一种物理性能稳定、雾化性能良好的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参数,易于雾化形成气溶胶;其还具有质量可靠、安全性高、稳定性高、贮存时间长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包括:牡荆油、助溶剂和溶剂。
在上述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牡荆油优选重蒸后的牡荆油。重蒸后的牡荆油不含高沸点大分子杂质,一方面可以提高吸入用牡荆油溶液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吸入用牡荆油溶液作用于病灶部位的刺激作用。
在上述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每毫升所述吸入用牡荆油溶液制剂中,所述牡荆油的用量不低于0.4mg(比如0.5-40mg、0.7-35mg、1.2-28mg、1.5-18mg、2.5-8mg、4.5-6mg);优选地,所述牡荆油的用量不低于1.0mg;更优选地,所述牡荆油的用量为2-30mg;进一步优选为3-20mg;更进一步优选为5-1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盈科瑞创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盈科瑞创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