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02941.3 | 申请日: | 2018-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方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升智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G07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 单片机 初级线圈 钥匙 空心变压器 次级线圈 电池单元 解锁单元 无源电子 电流信号 电流信息 交变磁场 空气耦合 滤波整流 稳压电流 耦合的 解锁 磁场 | ||
1.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触点电子锁包括:一个手持钥匙端及一个无源电子锁;
所述手持钥匙端包括一个第一电池单元、一个手持钥匙端单片机及一个初级线圈;
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对初级线圈提供电流信号,所述手持钥匙端单片机用于控制初级线圈的通入电流进行成交变磁场;
所述无源电子锁包括一个次级线圈、一个电子锁单片机及一个执行解锁单元;
所述交变磁场通过空气耦合到次级线圈上,所述电子锁单片机将耦合的电流信息进行滤波整流变成稳压电流,供给执行解锁单元进行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钥匙端包括一个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初级线圈、手持钥匙端单片机、两个MOS驱动单元、第一电池单元、初级线圈负载PMOS管、初级线圈驱动的NMOS管、及线圈电流检测豪欧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钥匙端单片机发送线圈负载控制信号的到第一MOS驱动单元,所述第一MOS驱动单元配合初级线圈负载PMOS管及电池正极进行对初级线圈输出信号;
所述初级线圈的输出信号通过一个隔直电容发送到初级线圈驱动NMOS管,所述NMOS管配合第二MOS驱动单元及一个RC滤波实现将信号输入至线圈电流检测豪欧电阻内,随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一个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连接所述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电子锁包括一个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次级线圈、电子锁单片机、高频整流电路、次级线圈负载PMOS管、第三MOS驱动单元、马达驱动单元及执行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线圈通过通过高频整流电路连接至电子锁单片机,同时通过连接次级线圈负载PMOS管及第三MOS驱动单元进行辅助信号接收,所述电子锁单片机同时连接马达驱动单元,所述马达驱动单元驱动执行马达进行执行相应的解锁动作。
7.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的解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无触点电子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通信供电;
所述手持钥匙端的第一电池单元进行提供电流信号,并经过初级线圈传送至次级线圈,随后次级线圈的电流信号经过稳流进行通讯供电;
B)双向通讯;
所述双向数据通信则通过两侧的线圈负载MOS管进行,两侧的线圈负载MOS管分别为初级线圈负载PMOS管,及次级线圈负载PMOS管;
两侧单片机分别驱动初级线圈负载PMOS管,及次级线圈负载PMOS管,导致线圈电流变化,然后通过电流检测电路被感知,并在单片机内部通过程序还原数字信号,因此可以交换两侧的数据;
C)启动解锁;
在数据配对成功后,所述手持钥匙端的第一电池单元进行提供电流信号,并经过初级线圈传送至次级线圈,随后次级线圈的电流信号经过稳流进行解锁供电,所述执行解锁单元进行解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的解锁方法,所述解锁方法在步骤B)中,所述手持钥匙端与所述无源电子锁之间交换数据包括马达驱动单元的工作数据、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电量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采用空心变压器的无触点电子锁的解锁方法,所述解锁方法在步骤B)中,还包括:
所述电子锁单片机上还具有检测电流强弱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高频整流电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电量,并将低电量信号反馈至所述手持钥匙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升智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华升智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9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