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玻纤增强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2843.X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洁龙;张超;丁正亚;孙刚;夏建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K9/04;C08K7/14;C08K5/098;C08K3/16;C08J5/08;C08J5/10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玻纤 增强 聚酰胺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玻纤增强聚酰胺组合物,其在传统长玻纤改性聚酰胺中添加金属盐化合物和长玻纤浸润剂,金属盐化合物中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氢根离子、饱和脂肪酸根离子和不饱和脂肪酸根离子中的至少一种,且长玻纤浸润剂为含有特殊结构的改性超支化聚酯,金属盐化合物能够解决常规金属盐化合物中使用卤素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带来的金属盐化合物熔点高,从而使其不适合在熔体加工过程中添加或无法均匀分散在基体中的问题;而特殊长玻纤浸润剂能有效提高产品表面光泽度和减少浮纤,同时和金属盐化合物共同作用,可明显改善组合物力学和加工性能,使其在相对较低的加工温度下就能获得在高温加工条件下才能获得的外观及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长玻纤增强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酰胺因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自润滑性能、良好加工性能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器、电动工具、医疗设备、建筑等行业中,同时为了获取更加突出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抗疲劳、抗蠕变等特性,通常会选择将其与其他增强填料如玻璃纤维进行增强填充,同时还可以降低材料成本。由于加工方式和产品特点的差异,该技术领域的人员将长玻纤和短玻纤增强尼龙材料进行了区分,其中长玻纤增强聚酰胺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模量、抗冲击强度、耐疲劳、耐蠕变等突出特点。但由于传统的聚酰胺材料如尼龙6、尼龙66属于半结晶性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起始温度以及较快的结晶速率,尤其是对于玻纤增强产品来说,树脂具有结晶性且其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结晶温度和较快的结晶速率会影响树脂分子链段的运动,不利于树脂对玻璃纤维表面的浸润,该问题对于长玻纤增强聚酰胺产品尤为严峻,而玻纤浸润不良会导致浮纤此类的外观缺陷,以及机械性能衰减等负面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有提出长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采用金属盐或金属络合物与酰胺基团发生配位络合作用,来提高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其能够解决由于采用长玻纤来增强尼龙而导致的整体材料断裂伸长率较低的缺点,但该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采用金属盐或金属络合物与聚酰胺形成的配位极大程度的限制了聚酰胺链段的运动,这种类似交联作用的作用方式对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模量有明显作用,但其在提高材料刚性和强度的同时,必然会带来韧性不足的缺陷,因此会导致断裂伸张率和弯曲挠度下降,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会出现有效提升断裂伸长率的情况。此外由于此类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金属盐具有较高的熔点,如氯化锂熔点高于600℃,意味着其无法在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加工过程中被融化,导致金属盐无法被均匀分散成细小的颗粒,这些无法被分散的较大颗粒金属盐存在于树脂中形成了应力集中点,会使材料的性能发生极大的衰减,尤其是以上所述的断裂伸长率、挠度等代表材料韧性的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玻纤增强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该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长玻纤增强聚酰胺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优异的产品外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玻纤增强聚酰胺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聚酰胺30-70重量份、金属盐化合物0.05-5.0重量份、长玻纤10-60重量份和用量为长玻纤用量0.08-5.0wt.%的长玻纤浸润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8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