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浮纤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2841.0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9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洁龙;孙刚;赵勃;张超;丁正亚;夏建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K7/14;C08J5/04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长 增强 聚酰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浮纤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第一聚酰胺树脂、第二聚酰胺树脂和长玻纤,所述长玻纤的直径为5-50μm,所述第一、第二聚酰胺树脂总重量与长玻纤重量之比为1:1;
其中所述第一聚酰胺树脂由1,4-环己基二羧酸、己二酸和己二胺共聚而成,且1,4-环己基二羧酸占二元羧酸单体总摩尔百分含量的20-50%,且反式构象的1,4-环己基二羧酸占1,4-环己基二羧酸总摩尔百分含量的比例≥60%;该第一聚酰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w-5w且熔点为220-300℃;且该第一聚酰胺树脂占第一、二聚酰胺树脂总重量的10-50wt.%;
其中所述第二聚酰胺树脂为PA66、PA6、PA610和PA6C中的至少一种,且该第二聚酰胺树脂占第一、二聚酰胺树脂总重量的50-90wt.%;
所述低浮纤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还包括多羟基成分,该多羟基成分为含有至少两个羟基官能团的化合物,且该多羟基成分的用量为第一、二聚酰胺树脂总重量的0.025-1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浮纤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成分为二元醇、三元醇和羟基官能团数量不小于四的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浮纤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浮纤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还包括润滑剂、成核剂、结晶促进剂、结晶抑制剂、阻燃剂、流动改性剂、扩链剂、脱模剂、着色剂、颜料、染料、抗静电剂、导电填料、稳定剂、抗氧化剂、填充剂和纳米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低浮纤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准确称取低浮纤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然后将除去长玻纤外的其他组分经加工温度为280-330℃的熔体混合设备进行混合并塑化后,输送到温度为280-330℃的高温熔体压延浸渍模具内,其中熔体混合设备为双螺杆挤出机;
(2)将长玻纤以100-150m/min的速度牵引进入长度为2-4m的模具中,充分压延浸渍后,进行冷却、切粒,得到所述低浮纤长玻纤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8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