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酶法高含量GABA功能性米粉的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02202.4 申请日: 2018-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8719764A 公开(公告)日: 2018-11-02
发明(设计)人: 吕应年;罗辉;陈日胜;梁力中;林常春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23L7/10 分类号: A23L7/10;A23L7/104;A23L7/152;A23L29/00;A23L31/00
代理公司: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 吴泽燊
地址: 524023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发芽 粗米粉 复合生物酶 米粉 拌匀 留胚米 水提液 遮光 喷洒 蘑菇 固体发酵工艺 低温烘干 干燥处理 米胚芽 外源性 细米粉 富含 烘干 生产 能耗 清洗 溶解 湿润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酶法高含量GABA功能性米粉的生产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S1、留胚米清洗;S2、留胚米在35摄氏度条件下静置发芽1~5天;S3、将S2步骤的发芽米低温烘干,粉碎,制得发芽粗米粉;S4、将复合生物酶溶解于蘑菇水提液中,喷洒在发芽粗米粉上拌匀,遮光静置;S5、在经S4步骤的发芽粗米粉上喷洒蘑菇水提液,拌匀至发芽粗米粉全湿润,遮光静置;S6、反应完毕,发芽粗米粉80摄氏度烘干,粉碎制成细米粉。本发明的生产方法采用外源性复合生物酶米粉固体发酵工艺,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易于控制,干燥处理量少,能耗少,而且成品富含营养,GABA含量可以达到3.4g/100g米胚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生产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复合生物酶法高含量GABA功能性米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γ-氨基丁酸(简称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质氨基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传达物质,约30%的中枢神经突触部位以GABA为递质。在人体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中起重要作用,并对机体的多种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能降血压、抗惊厥、增加神经营养、改善脑机能、促进长期记忆、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具有活化肾功能和肝功能等功能。当人体内GABA缺乏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疲倦、忧虑等情绪。

发芽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矿物质及多种内源性生物酶,如蛋白水解酶、淀粉糖化酶、谷氨酸脱羧酶等。在适当的温度及湿度条件下,米胚芽中的米胚蛋白被内源性蛋白酶水解,产生游离的谷氨酸,再经内源性的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转化生成GABA,从而得到富集GABA的米胚芽。

王立峰等报道了稻谷内源性酶激活法生产高含量GABA功能食品材料的方法(授权专利公告号CN103181523B),该方法GABA产量为935mg/100g发芽米。张晖等报道了内源酶工艺和外源性酶添加制备富含GABA米胚芽粉的制备方法和利用(授权专利公告号CN1248596C),GABA产量约2g/100g米胚芽。

然而,上述稻谷内源性酶反应方法GABA转化率不高,米胚蛋白中还有大量谷氨酸未完全释放,原料胚芽中米胚蛋白的水解率较低,谷氨酸Glu的转化率仅22%左右,该方法GABA产量为935mg/100g发芽米。而米胚蛋白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游离氨基酸,释放出大量谷氨酸GLU,因此外加蛋白酶水解米胚蛋白可提高GABA的产量,外加胰蛋白酶可使GABA产量约2.3g/100g米胚芽,但采用米浆液体酶解,后期干燥处理工作量大、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复合生物酶法高含量GABA功能性米粉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易于控制,能耗少,而且成品富含营养,GABA含量可以达到3.4g/100g米胚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生物酶法高含量GABA功能性米粉的生产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

S1、留胚米清洗,加水浸泡24h,浸泡后的留胚米放入发芽盘内,发芽盘内铺湿润纱布,纱布预先用0.1~2%蘑菇水提液润湿;

S2、留胚米在35摄氏度条件下静置发芽1~5天,期间不定时淋水控制在35摄氏度恒温;

S3、将S2步骤的发芽米低温烘干,粉碎,制得发芽粗米粉;

S4、将复合生物酶溶解于蘑菇水提液中,喷洒在发芽粗米粉上拌匀,至发芽粗米粉全部湿润,遮光静置,45摄氏度保温12h;

S5、在经S4步骤的发芽粗米粉上喷洒蘑菇水提液,拌匀至发芽粗米粉全湿润,遮光静置,35摄氏度保温12h;

S6、反应完毕,发芽粗米粉80摄氏度烘干,粉碎制成细米粉,细米粉GABA含量为3.4g/100g米胚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科大学,未经广东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