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尾部导风翼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2173.1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2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忠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B62J6/0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储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尾部 导流翼 导风翼 安装座 空气动力学原理 顶部中央位置 摩托车车架 垂直布置 高速行驶 弯道行驶 背风面 操控性 美观度 抓地力 车架 嵌设 轮胎 驾驶 延伸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尾部导风翼,包括:导流翼,设置于导流翼顶部中央位置的调节座,以及连接调节座的安装座;导流翼的背风面嵌设灯组,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摩托车尾部的车架,导流翼与摩托车车架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布置。通过本发明所示出摩托车尾部导风翼,可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起到增加轮胎抓地力的效果,提高了车辆在高速行驶、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提高了驾驶人员的安全,并提高其功能性与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尾部导风翼。
背景技术
尾部导风翼通常设置在燃油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车尾部,并起到保证车身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状态。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采用此设计,根据车型和速度调整导风翼的角度、宽度来增加车辆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增加轮胎抓地力,从而提高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的作用,以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
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公告号为CN10120973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其在车尾部设置后导流板,并由后导流板包围后坐席的周围。由此可见在现有的摩托车尾部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所配置的尾翼通常不具有提高轮胎抓地力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尾部导风翼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摩托车尾部导风翼,以实现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起到增加轮胎抓地力的效果,从而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并提高其功能性与美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尾部导风翼,包括:
导流翼,设置于导流翼顶部中央位置的调节座,以及连接调节座的安装座;
所述导流翼的背风面嵌设灯组,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摩托车尾部的车架,所述导流翼与摩托车车架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座与安装座呈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座与安装座之间以可转动方式进行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翼为一体式结构,且长度大于摩托车后轮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翼由具中空腔体的导流壳体,以及与中空腔体的横截面形状形同并被中空腔体所对称收容的活动导流部组成,所述调节座安装于导流壳体的中央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组包括居中设置的警示灯组,以及对称设置在警示灯组两侧的左转向信号灯与右转向信号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警示灯组为具反光层的警示灯或者内置发光元件的刹车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翼与安装座转动所形成的夹角为-15度~+30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座形成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或者第二安装孔被配置为条形孔;
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设置于安装座本体下方并平行收容调节座的枢转座;所述枢转座配置两个枢转孔,并通过螺栓连续横向贯穿枢转孔与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翼的两端端部形成垂直设置的侧翼,并在两个第一侧翼的内侧形成两个相对于调节座对称设置的导流凸肋;
所述导流翼在俯视角度下呈矩形、正三角形或者飞翼形,所述导流翼采用塑料或者铝合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忠,未经陆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置可调的山地自行车用手机支撑架
- 下一篇:摩托车通用搁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