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藏总储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1981.6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胡书勇;胡欣芮;何浪;柳波;邓熠;黄天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页岩气 物质平衡方程 临界解吸压力 储量计算 基本参数 生产数据 体积变化 孔隙度 溶解气 游离气 基质 解吸 裂缝 收缩 储量 动态储量 综合考虑 绘制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藏总储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收集页岩气藏的基本参数及生产数据;考虑裂缝游离气、吸附相孔隙度、吸附相体积变化、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对基质产生的收缩效应,并同时考虑了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建立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最后得到页岩气藏总储量方程;根据建立的物质平衡方程处理页岩气藏的基本参数及生产数据,并绘制相关曲线;最后计算得到页岩气藏总储量Gt。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裂缝游离气、吸附相孔隙度、吸附相体积变化、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对基质产生的收缩效应,建立了新的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该方程对合理计算页岩气藏动态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藏总储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及少量溶解态赋存于页岩气藏中,其中吸附气含量一般介于20%~85%之间,溶解气含量一般在5%左右,这使得其储量计算方法有别于常规气藏。通常页岩气储量计算方法有3种:类比法、容积法和物质平衡法。
类比法主要用于勘探初期粗略评价页岩气藏地质储量,张金华等、李宏勋等分别提出了类比法的适用条件。容积法适用于计算页岩气藏静态地质储量,徐海霞等、陈元千等提出了页岩气藏地质储量的计算方法,但未考虑吸附相占据的孔隙度。Ambrose等建立了考虑吸附相孔隙度页岩气藏储量计算模型,但该模型未考虑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曹延宽等、曲占庆等虽研究了考虑多组分吸附的页岩气藏储量,但未考虑溶解气的储量。姜瑞忠等人从分子角度推导了页岩气储量计算公式,但也只考虑了单一甲烷分子构成的吸附相储量。物质平衡法常用来计算页岩气藏动用地质储量,计算时需要大量生产数据,众多学者在采用物质平衡方程计算页岩气藏储量时,未将溶解在干酪根中的溶解气考虑在内,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计算更准确的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藏总储量计算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藏总储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测试、收集页岩气藏的基本参数和气藏生产数据;
步骤S200、考虑裂缝游离气、吸附相孔隙度、吸附相体积变化、吸附气临界解吸压力及吸附气解吸对基质产生的收缩效应,修正岩石压缩系数,并同时考虑了多组分吸附及溶解气,建立页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1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