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变层自选通阻变存储器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1815.6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5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蒋然;季昊;张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叶亚林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变层 自选 通阻变 存储器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阻变层自选通阻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堆叠层;所述堆叠层包括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第四Hf层、第四Si3N4层、第三Hf层、第三Si3N4层、第二Hf层、第二Si3N4层、第一Hf层和第一Si3N4层;所述堆叠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底电极和顶电极;所述底电极与第四Si3N4层、第三Si3N4层和第二Hf层连通并设置在第二Hf层的上表面;所述顶电极与整个堆叠层连通并设置在第一Si3N4层的上表面;其中,第一Hf层、第三Hf层进行了氧气氛围下退火渐进氧化,形成自限制的HfOx阻变区,且底电极为重掺杂的 n+Si,顶电极为Pt;HfOx是缺氧态的Hf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变层自选通阻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变层自选通阻变存储器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堆叠层;所述顶电极为位线;所述底电极为字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变层自选通阻变存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Si3N4层的厚度为15~25nm;第一Hf层的厚度为90~110nm;第二Si3N4层和第二Hf层的厚度为15~25nm;第三Si3N4层的厚度为15~25nm;第三Hf层的厚度为90~110nm;第四Si3N4层和第四Hf层的厚度为15~25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阻变存储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在衬底上沉积第一Si3N4层;
2)在第一Si3N4层上沉积第一Hf层,然后进行光刻和lift-off处理;
3)在第一Hf层上依次沉积第二Si3N4层、第二Hf层;
4)在第二Hf层上沉积第三Si3N4层,按步骤2)、3)的方法在第三Si3N4层上沉积第三Hf层、第四Si3N4层和第四Hf层,最终得到堆叠层;
5)通过光刻和刻蚀形成第一孔洞;第一孔洞从第四Hf层刻蚀到第二Si3N4层,第一孔洞的一个侧边与第一Hf层、第三Hf层的一个侧边平齐,并将第一Hf层、第三Hf层的一侧完全腐蚀掉,以暴露出第一Hf层和第三Hf层;在氧气气氛、250~350℃的环境中进行5~15min退火处理;氧气从所述第一孔洞进入,对暴露在第一孔洞内壁的第一Hf层、第三Hf层进行渐进氧化,形成自限制的HfOx阻变区;
6)填充第一孔洞,得到单元cell的顶电极或三维阵列交叉结构的位线;
7)通过电子束曝光和干法刻蚀,在第一孔洞的另一侧开孔得到第二孔洞,以使第三Si3N4层暴露在第二孔洞;将重掺杂的n+Si填充到第二孔洞中,作为单元cell的底电极或三维阵列交叉结构的字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变存储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维阵列交叉结构通过增加堆叠层的层数或增加并行的堆叠层形成;在所述步骤2)中,形成一个以上所述第一Hf层;多个第一Hf层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步骤5)中,第一孔洞的刻蚀发生在多个第一Hf层之间的间隔区,孔洞直径为间隔距离;
所述步骤7)中,第二孔洞的刻蚀发生在多个第一Hf层之间的间隔区,孔洞直径等于间隔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18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