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及终端、服务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00774.9 | 申请日: | 2018-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6;H04L29/08;G06Q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华;王宝筠 |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通信请求消息 即时通信 通信 服务器建立 服务器接收 安全需求 身份标识 身份信息 银行系统 服务器 合法 验证 发送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即时通信方法,服务器接收通信请求消息,通信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通信请求消息由第一终端在第一用户的身份标识合法的情况下发送。在第二用户已签到的情况下,服务器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第二用户通过第二终端签到。可见,在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合法,并且第二用户已签到的情况下,才能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也就是说,通信的建立通过两次验证才能实现,因此,能够提高安全性,满足银行系统的安全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及终端、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银行系统中,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包括:面对面沟通或者通过通信工具沟通。例如,柜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授权交易的审批、汇款金额的确认等,需要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者短信等进行沟通确认。
无论使用现有的哪种沟通方式,沟通内容均不能被记录在银行系统中。基于银行行业的特点,有必要将沟通记录保存在银行系统中。
发明内容
申请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虽然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沟通,能够将沟通的内容进行保存,但仅仅将现有的即时通信工具集成在银行系统中,并不能满足银行系统对通信安全性的需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及终端、服务器,目的在于解决如何使得即时通信方式满足银行系统的安全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通信请求消息,所述通信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所述通信请求消息由第一终端在第一用户的身份标识合法的情况下发送;
在所述第二用户已签到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终端签到。
可选的,在所述服务器接收通信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
如果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合法,则确认所述第二用户签到。
可选的,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合法,存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还包括:
与其它服务器分享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用户的对应关系。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一用户的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标识合法的情况下,发送通信请求消息,所述通信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所述通信请求消息用于触发第二终端连接的服务器在所述第二用户已签到的情况下,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
一种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请求消息,所述通信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的信息,所述通信请求消息由第一终端在第一用户的身份标识合法的情况下发送;
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用户已签到的情况下,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终端签到。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确认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二用户的身份标识合法,则确认所述第二用户签到。
可选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0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