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管廊用洗消污水集水坑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99738.5 | 申请日: | 201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6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宇宾;王宝良;郑子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3F5/00;E03F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川律师事务所 11643 | 代理人: | 汪永生 |
| 地址: | 1001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染毒 洗消 排水系统 污水 集水坑 耐洗 污水腐蚀 综合管廊 涂刷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刚性防水套管 非金属材料 钢筋除锈剂 防腐涂料 防水套管 高压注射 灌浆材料 搅拌设备 硫酸盐类 密封问题 污泥沉淀 制造误差 防腐剂 外敷 金属件 内表面 灌浆 铝合金 墙体 碳钢 外排 针头 止水 不锈钢 密封 混凝土 钢筋 侵蚀 施工 | ||
1.一种综合管廊用洗消污水集水坑,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主体池体(24)、进污水部分、搅拌部分、排污水部分和污水溢流部分,所述进污水部分、所述搅拌部分、所述排污水部分和所述污水溢流部分分别与所述主体池体(24)连通,所述主体池体(24)采用钢筋砼结构,在所述钢筋砼结构的砼内添加耐染毒污水腐蚀的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在所述主体池体(24)的与染毒污水相接触的砼内表面涂刷耐染毒污水的防腐涂料,所述钢筋砼结构的砼内钢筋涂刷钢筋除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用洗消污水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池体(24)采用方体结构,所述方体结构的四个立面相邻边和所述立面与所述底面均采用圆角过渡,所述主体池体(24)的底面朝向所述排污水部分设置2°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用洗消污水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分包括立式搅拌器(22)和电机,所述立式搅拌器(22)竖直设置在所述主体池体(24)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立式搅拌器(22)进行搅拌操作,所述立式搅拌器(22)采用Q235A碳素钢材料且外表面涂覆FRP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用洗消污水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部分包括进污水管(1)、钢筋砼阀门井(2)、手动蝶阀(3)、第一可曲挠橡胶接头(4)、电动蝶阀(5),所述进污水管部分穿过所述主体池体(24)的立面并延伸至所述主体池体(24)的底面,所述进污水管位于所述主体池体(24)外部的部分上设置所述钢筋砼阀门井(2),所述手动蝶阀、所述第一可曲挠橡胶接头(4)和所述电动蝶阀(5)由进污水方向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钢筋砼阀门井(2)内,所述进污水管位于所述主体池体(24)内部的部分依次设有弯头(17)、与所述弯头(17)连通的喇叭口(16)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喇叭口(16)的喇叭口支架(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管廊用洗消污水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部分还包括进污水旁通管(6)、设置在进污水旁通管(6)上的第一手动浆液刀闸阀(8)以及第二可曲挠橡胶接头(7),所述进污水旁通管(6)与所述进污水管(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管廊用洗消污水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水部分设置在所述污水部分对侧的立面上,所述排污水部分包括玻璃钢格栅(9)、第二手动浆液刀闸阀(10)、止回阀(11)、第三可曲挠橡胶接头(12)、排污水管(13)、污泥泵(20)以及污泥泵排污水管(21),所述污泥泵(20)以及污泥泵排污水管(21)设置在所述主体池体(24)内部,所述底面设有排污水坑,所述污泥泵(20)安装在所述污水坑底部,所述污泥泵(20)与污泥泵排污水管(21)连接,所述排污水管(13)部分穿过所述主体池体(24)与所述污泥泵排污水管(21)连通,所述排污水管(13)位于所述主体池体(24)外部的部分上依次用法兰连接着第二手动浆液刀闸阀(10)、止回阀(11)以及第三可曲挠橡胶接头(12)负责对排污水量的控制,所述玻璃钢格栅(9)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污泥泵正上方的所述主体池体(2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用洗消污水集水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溢流部分设置在所述主体池体(24)的立面上,所述污水溢流部分包括钢筋砼溢流池(23)和溢流污水管(14),所述钢筋砼溢流池(23)设置在所述主体池体(24)的内部,所述溢流污水管(14)设置在所述主体池体(24)的外部并穿过所述主体池体(24)的立面与所述钢筋砼溢流池(2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97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挡墙泄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扩底桩承载力试验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