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8715.2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4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利;王杜槟;汤春林;林永刚;陈启超;游义才;王元彤;刘承;周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劲腾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葛松生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混凝土实心砖 膨化 制备 玻化微珠 二水石膏 粉煤灰 腐殖酸 河沙 浆料 石子 水泥 挤出成型 加水混合 建材领域 配比混合 膨化玉米 综合性能 甘蔗渣 茶渣 豆渣 养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属建材领域。上述混凝土实心砖的原料包括50‑60重量份的膨化渣、20‑25重量份的粉煤灰、15‑20重量份的石子、8‑12重量份的河沙、8‑12重量份的水泥、3‑5重量份的二水石膏、2‑3重量份的玻化微珠以及2‑3重量份的腐殖酸。膨化渣包括膨化豆渣、膨化甘蔗渣、膨化玉米渣和膨化茶渣中的至少一种。该混凝土实心砖成本低,综合性能较佳。制备方法包括:按配比混合膨化渣、粉煤灰、石子、河沙、水泥、二水石膏、玻化微珠以及腐殖酸,然后加水混合,得到浆料;将浆料挤出成型,得初品,养护。此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实心砖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实心砖为以水泥、骨料,以及根据需要加入的掺合料、外加剂等,经加水搅拌、成型、养护支撑的砖。其主要是用于砌筑墙体。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
但目前混凝土实心砖存在如下问题:要想得到性能高的混凝土实心砖,对原料的要求较高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实心砖,该混凝土实心砖成本低,综合性能较佳。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混凝土实心砖的制备方法,此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实心砖的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凝土实心砖,其原料包括50-60重量份的膨化渣、20-25重量份的粉煤灰、15-20重量份的石子、8-12重量份的河沙、8-12重量份的水泥、3-5重量份的二水石膏、2-3重量份的玻化微珠以及2-3重量份的腐殖酸。
膨化渣包括膨化豆渣、膨化甘蔗渣、膨化玉米渣和膨化茶渣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混凝土实心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配比混合膨化渣、粉煤灰、石子、河沙、水泥、二水石膏、玻化微珠以及腐殖酸,然后加水混合,得到浆料;将浆料挤出成型,得初品,养护。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实心砖通过将上述各种物质作为实心砖的原料,一方面可提高各种原料的利用率,并起到一定的废物利用的作用,降低实心砖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减少材性收缩率,增强产品抗压、抗折和抗拉强度。其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制备出力学性能较佳的混凝土实心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实心砖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实心砖的原料主要包括50-60重量份的膨化渣、20-25重量份的粉煤灰、15-20重量份的石子、8-12重量份的河沙、8-12重量份的水泥、3-5重量份的二水石膏、2-3重量份的玻化微珠以及2-3重量份的腐殖酸。
进一步地,混凝土实心砖的原料可包括52-58重量份的膨化渣、22-24重量份的粉煤灰、17-19重量份的石子、9-11重量份的河沙、9-11重量份的水泥、3.5-4.5重量份的二水石膏、2.2-2.8重量份的玻化微珠以及2.2-2.8重量份的腐殖酸。
更进一步地,混凝土实心砖的原料可包括55重量份的膨化渣、23重量份的粉煤灰、18重量份的石子、10重量份的河沙、10重量份的水泥、4重量份的二水石膏、2.5重量份的玻化微珠以及2.5重量份的腐殖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劲腾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劲腾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8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