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总线鲁棒性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8237.5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3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龙;彭宏伟;孙鹏;陈仁凤;俞燚;李霞;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贾博雍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测设备 通讯恢复 测试 鲁棒性测试 故障消除 数据线 总线 报文 触发 测试效率 发生故障 时间确定 超时 记录 上电 通讯 预设 断电 发送 监测 | ||
1.一种总线鲁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待测设备上电运行;
与待测设备建立通讯;
触发待测设备的数据线发生故障;
触发待测设备的数据线消除故障,同时记录故障消除时间并监测待测设备发送的通讯恢复报文;
判断在预设的第一标准时间内是否接收到通讯恢复报文;
若是,则记录通讯恢复时间;
根据通讯恢复时间和故障消除时间确定第一测试结果;其中,第一测试结果用于表征待测设备通讯恢复有效或通讯恢复超时;
终止与待测设备的通讯并控制待测设备断电以结束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鲁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待测设备建立通讯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待测设备发送的通讯报文;
若是,则使当前通讯状态持续第一预设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线鲁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待测设备的数据线发生故障包括:
触发待测设备的数据线发生短路故障,并使短路故障持续第二预设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线鲁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故障包括以下任一种:
数据线对数据线短路、数据线对地短路或数据线对电源短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总线鲁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
若未在预设的第一标准时间内接收到通讯恢复报文,则确定第二测试结果;其中,第二测试结果用于表征待测设备通讯恢复失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总线鲁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通讯恢复时间和故障消除时间确定第一测试结果包括:
计算通讯恢复时间和故障消除时间的时间差;
根据时间差与预设的第二标准时间的关系确定第一测试结果;其中,第二标准时间小于第一标准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总线鲁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时间差与预设的第二标准时间的关系确定第一测试结果包括:
若时间差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标准时间,则确定待测设备通讯恢复有效;
若时间差大于第二标准时间且小于等于第一标准时间,则确定待测设备通讯恢复超时。
8.一种总线鲁棒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单元、测试执行单元以及待测设备;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测试执行单元发送上电指令及建立通讯指令,所述测试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电指令及建立通讯指令,控制所述待测设备上电运行,并使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待测设备建立通讯;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测试执行单元发送故障发生指令及故障消除指令;所述测试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故障发生指令触发所述待测设备的数据线发生故障,并根据所述故障消除指令触发所述待测设备的数据线消除故障;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消除故障的同时记录故障消除时间并监测所述待测设备发送的通讯恢复报文;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预设的第一标准时间内若接收到所述通讯恢复报文,则记录通讯恢复时间;并根据所述通讯恢复时间和所述故障消除时间确定第一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测试结果用于表征所述待测设备通讯恢复有效或通讯恢复超时;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测试执行单元发送断电指令,所述测试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断电指令,切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待测设备的通讯并控制所述待测设备断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总线鲁棒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执行单元用于触发所述待测设备的数据线发生短路故障,所述短路故障包括:数据线与数据线短路、数据线与地线短路或者数据线与电源线短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总线鲁棒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内置计时模块;
所述计时模块用于设置第一预设时间和/或第二预设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与所述待测设备建立通讯后,使当前通讯状态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和/或在所述待测设备的数据线发生短路故障后,使短路故障持续第二预设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82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