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智能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5112.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郑进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进光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3/12;A61L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壳体 固定底座 冷冻舱 除味装置 智能冰箱 智能活动 除异味 活动架 支撑垫 焊接 垂直 一体化结构 垂直安装 固定把手 活动舱门 活动连接 间隙配合 上下平行 吸附颗粒 异味消除 前表面 上表面 下表面 智能化 边角 下端 平行 冰箱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智能冰箱,其结构包括:智能活动调节除味装置、固定把手、活动舱门、装置壳体、活动架、冷冻舱、支撑垫、固定底座,装置壳体位于固定底座的上表面两者相互垂直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支撑垫两两相互平行并且垂直安装在固定底座下表面的四个边角,冷冻舱设于装置壳体前表面的下端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活动架与冷冻舱上下平行同时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智能活动调节除味装置设于装置壳体的右侧表面两者相互垂直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冰箱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进行内部的异味消除工作,并且可以及时跟换新的吸附颗粒来提高消除效率,从而达到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的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智能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箱体内有压缩机、制冰机用以结冰的柜或箱,带有制冷装置的储藏箱。
家用电冰箱的容积通常为20~500升。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1925年瑞典丽都公司开发了家用吸收式冰箱。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全封闭式冰箱。1930年采用不同加热方式的空气冷却连续扩散吸收式冰箱投放市场。1931年研制成功新型制冷剂氟利昂12。5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家用热电冰箱,中国从50年代开始生产电冰箱。
人类从很早的时候就已懂得,在较低的温度下保存食品不容易腐败。公元前2000多年,西亚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就已开始在坑内堆垒冰块以冷藏肉类。中国在商代(公元前17世纪初一前11世纪)也已懂得用冰块制冷保存食品了。在中世纪,许多国家还出现过把冰块放在特制的水柜或石柜内以保存食品的原始冰箱。直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还有这种冰箱出售。
但现有技术的冰箱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无法有效的进行内部的异味消除工作,并且无法及时跟换新的吸附颗粒来提高消除效率,从而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的智能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除异味功能的智能冰箱,其结构包括:智能活动调节除味装置、固定把手、活动舱门、装置壳体、活动架、冷冻舱、支撑垫、固定底座,所述装置壳体位于固定底座的上表面两者相互垂直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垫两两相互平行并且垂直安装在固定底座下表面的四个边角,所述冷冻舱设于装置壳体前表面的下端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架与冷冻舱上下平行同时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活动调节除味装置设于装置壳体的右侧表面两者相互垂直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舱门设于装置壳体的前表面同时与装置壳体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把手设于活动舱门的前端面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智能活动调节除味装置设有活动升降装置、智能烘干装置、顶动出料装置、动力输出装置、活动调节装置、转动位移装置、顶动卡位装置;
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位于设备内部的左侧方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位移装置设于动力输出装置的右端两者通过带体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调节装置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转动位移装置的外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出料装置位于动力输出装置的下端面两者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烘干装置设于设备的底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升降装置贯穿智能烘干装置的内部两者采用间隙配合丽娜姐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进光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进光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5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