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洞柔壁喷管大曲率薄壁挠性板铰链联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4009.0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阎莉;张楠;李利;张威;都鹏杰;简鹏阳;邢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23101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挠性 横向肋 铰链座 螺纹通孔 导向槽 导向键 喷管 联接装置 两侧设置 板铰链 大曲率 风洞 柔壁 底部中间位置 一体成型结构 连接牢固性 螺栓 铰链装置 受力状况 上表面 传递 配合 | ||
一种风洞柔壁喷管大曲率薄壁挠性板铰链联接装置,包括薄壁挠性板和若干个铰链装置,薄壁挠性板上设置有横向肋,所述横向肋与所述薄壁挠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横向肋的水平部分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横向肋的导向槽两侧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铰链座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键,所述铰链座的导向键两侧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铰链座的导向键与所述横向肋的导向槽之间互相配合,实现铰链座的定位与薄壁挠性板之间作用力的传递,螺栓通过螺纹通孔将所述铰链座和所述横向肋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改善薄壁挠性板的受力状况,提高薄壁挠性板与铰链座的连接牢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空气动力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洞柔壁喷管大曲率薄壁挠性板铰链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柔壁喷管通过驱动执行机构使在平行固壁间的挠性板形成所需的马赫数型面,是保证风洞试验段获得设计马赫数的均匀气流的重要部件;挠性板的背气流面上布置了许多铰链座与执行机构相连,通过控制执行机构的行程来控制挠性板的弯曲形状使之与喷管理论气动型面相吻合,对于较薄的挠性板,通常在挠性板的背气流面布置若干横向肋以便固定铰链座,肋截面通常采用矩形,矩形肋板与薄壁挠性板的连接位置处会产生高应力,导致薄壁挠性板的疲劳寿命降低,影响生产型风洞的使用经济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洞柔壁喷管大曲率薄壁挠性板铰链联接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洞柔壁喷管大曲率薄壁挠性板铰链联接装置,包括薄壁挠性板和若干个铰链座,所述薄壁挠性板上有多个横向肋,每个所述的横向肋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铰链座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键,所述的导向键与所述的导向槽之间互相配合连接,横向肋和铰链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横向肋为T型。
如上所述的横向肋与所述薄壁挠性板连接处设置有应力释放槽。
如上所述应力释放槽为两段圆弧面,每段圆弧面分别与薄壁挠性板和横向肋相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为:本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横向肋与薄壁挠性板连接位置处因截面突变产生的应力集中情况,减少薄壁挠性板在横向肋处的截面惯性矩突变,从而改善薄壁挠性板的受力状况,提高薄壁挠性板变形后的型面精度;并且采用导向键和导向槽的形式实现铰链座与薄壁挠性板之间的定位以及作用力的传递,可以有效改善连接螺栓的受力状况,提高薄壁挠性板与铰链座的连接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结合图1所示,一种风洞柔壁喷管大曲率薄壁挠性板铰链联接装置,包括薄壁挠性板1和两个铰链座,所述薄壁挠性板1上有2个横向肋3,横向肋与挠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横向肋3的水平部分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槽5,导向槽5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铰链座2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键6,导向键6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通孔,导向键6与导向槽5之间互相配合,实现铰链座2的定位与薄壁挠性板1之间作用力的传递,通过螺栓将铰链座2和横向肋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横向肋3为T型。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横向肋3与所述薄壁挠性板1连接处设置有应力释放槽4,所述应力释放槽4为两段圆弧面,每段圆弧面分别与薄壁挠性板1和横向肋3相切。
本发明的薄壁挠性板1上加工若干横向肋3,横向肋3的高度尽可能矮,横向肋3的T型竖直部分的宽度尽可能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薄壁挠性板1在横向肋3处的截面惯性矩突变,横向肋3与薄壁挠性板1连接处加工应力释放槽4,应力释放槽4采用两段圆弧面过渡,可以有效减少薄壁挠性板1在大曲率变形时与横向肋3连接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情况,横向肋3的水平部分上表面中间位置加工导向槽5,铰链座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加工导向键6,铰链座2与薄壁挠性板1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实现铰链座2与薄壁挠性板1之间的连接、定位以及作用力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4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风洞运行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流量可调式粒子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