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板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3766.6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5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董传宁;杨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碧绿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4 | 分类号: | F28D9/04;F28F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392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板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包括壳体、螺旋板、盖板、多个密封板;螺旋板固定在壳体内部并将壳体内部分隔形成多个介质通道,多个介质通道呈涡状分布,盖板位于壳体两侧并与螺旋板两侧密封连接,至少一个盖板上沿介质通道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与介质通道相连通,多个密封板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盖板上用于将多个通孔密封,密封板与通孔连接处密封处理;本发明提出的螺旋板换热器,由于盖板沿介质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开设有通孔,当介质通道内介质流动受阻,拆下密封板即可对介质通道内部进行清理,降低能耗,延长换热器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螺旋板换热器具有两个通道,一个通道进冷却液,另一个通道是进物料,两个通道都是固定焊接的,现有螺旋板换热器存在的不足在于一旦通道受阻,换热效果差,能耗大,直至整个换热器损坏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包括壳体、螺旋板、盖板、多个密封板;螺旋板固定在壳体内部并将壳体内部分隔形成多个介质通道,多个介质通道呈涡状分布,盖板位于壳体两侧并与螺旋板两侧密封连接,至少一个盖板上沿介质通道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与介质通道相连通,多个密封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盖板上用于将多个通孔密封,密封板与通孔连接处密封处理。
优选地,盖板上沿任意一圈介质通道开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地,盖板上沿任意一圈介质通道上开设的多个通孔沿介质通道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盖板上沿任意一圈介质通道上开设的通孔数目相等。
优选地,盖板上沿任意相邻两圈介质通道上开设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沿径向分布。
优选地,多个沿径向分布的通孔共用一个密封板。
优选地,多个通孔沿介质通道内圈向外圈逐渐增大。
优选地,密封板与盖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地,壳体两侧盖板上均开设有通孔,并且壳体两侧盖板上的通孔一一相对设置。
优选地,密封板上形成有加强筋。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螺旋板换热器,由于盖板沿介质通道的延伸方向上开设有通孔,当介质通道内介质流动受阻,拆下密封板即可对介质通道内部进行清理,降低能耗,延长换热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螺旋板换热器,包括壳体1、螺旋板、盖板2、多个密封板3;壳体1呈柱状结构,螺旋板固定在壳体1内部并将壳体1内部分隔形成两个介质通道,两个介质通道呈涡状分布,两块盖板2分别位于壳体1两侧并与螺旋板两侧密封连接将介质通道两侧密封,盖板2上沿介质通道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21,多个通孔21与介质通道相连通,介质通道每向外延伸一圈,盖板2上沿该圈介质通道均匀开设六个通孔21,并且盖板2上沿任意相邻两圈介质通道上开设的六个通孔21一一对应沿径向分布,因此在盖板2上形成了六组沿盖板2径向分布的通孔21,六组通孔21沿盖板2周向均匀分布,六块密封板3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六组通孔21上将六组通孔21密封,密封板3与盖板2之间设有密封垫,防止介质从通孔21中泄露出来。
由于任意一圈介质通道沿周向开设有六个通孔21,不论哪圈介质通道内受阻,打开盖板2都可对该圈介质通道进行清理,确保介质流动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碧绿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碧绿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3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冰冻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多层锐角膜式壁振动折返高效颗粒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