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位3D打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93624.X | 申请日: | 201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4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如;毛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314 | 分类号: | B29C64/314;B29C64/321;B29C64/30;B29B7/20;B29B13/10;B33Y30/00;B33Y10/00;B33Y40/00;B33Y40/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打印 方法 | ||
1.一种多工位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维模型输入电脑中;
S2,将S1中的电脑与多工位3D打印机数据连接,电脑将三维模型形成数控编程,并将数控编程输送至多工位3D打印机中;
S3,S2中的多工位3D打印机进行三维打印;
S4,将S3中打印好的三维模型从多工位3D打印机中取出;
S5,将S4中形成的三维模型放入清洗液中进行清洗;
上述方法中采用的多工位3D打印机包括机体(1)、防尘机构(2)、装料机构(3)、搅拌研磨机构(4)、驱动机构(5)、打印装置(6)、支脚(7)、引流板(8)、控制机构(9)、储料机构(9a)和弹簧(9b);所述机体(1)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呈圆柱形结构的用于支撑整体结构的所述支脚(7),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用于对物体或模型进行打印的所述打印装置(6),所述机体(1)的侧面设有呈长方体结构的用于避免灰尘进入所述机体(1)的内部、为所述机体(1)的内部通风降温的所述防尘机构(2),所述机体(1)的顶部安装用于储存打印物料的呈中空圆柱形的所述装料机构(3),所述装料机构(3)与所述机体(1)的侧壁平行,所述装料机构(3)的内部转动连接用于研磨物料避免物料长期堆积成块的呈三角形分布的所述搅拌研磨机构(4),所述机体(1)的顶部安装驱动所述装料机构(3)的内部的所述搅拌研磨机构(4)的所述驱动机构(5),所述装料机构(3)的侧壁设有控制下料的所述控制机构(9),所述机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用于自动下料的中空长方体结构的所述储料机构(9a),所述储料机构(9a)与所述控制机构(9)抵触,所述储料机构(9a)的内部安装用于自动上料的所述弹簧(9b),所述控制机构(9)与所述储料机构(9a)之间设有用于引流研磨后的物料的所述引流板(8);
所述防尘机构(2)包括出风口(21)、若干挡风板(22)、海绵垫(23)和固定架(24),所述机体(1)的侧面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架(24),所述固定架(2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22),所述挡风板(22)与所述固定架(24)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固定架(24)与所述机体(1)之间设有所述海绵垫(23),所述海绵垫(23)、所述挡风板(22)、所述固定架(24)之间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固定架(24)表面等距开设有用于为所述机体(1)的内部零件散热的所述出风口(21),所述固定架(24)的最大长度等于所述机体(1)的最小内径;
所述装料机构(3)包括盖板(31)、进料口(32)和料桶(33),所述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呈中空圆柱体结构的用于搅拌物料的所述料桶(33),所述料桶(33)的顶部开设所述进料口(32),所述料桶(32)的顶部转动连接竖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所述盖板(31),所述盖板(31)与所述进料口(23)卡合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9)包括第一下料口(91)、挡板(92)、挡块(93)和出料斗(94),所述料桶(33)的侧壁与呈中空长方体结构的所述出料斗(94)连通,所述出料斗(94)的侧壁设有所述第一下料口(91),所述出料斗(94)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挡板(92),所述挡板(92)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所述挡块(93),所述挡块(93)位于所述挡板(92)的侧壁底部边沿处;
所述搅拌研磨机构(4)包括第一卡齿(41)、第一辊柱(42)、第二卡齿(43)、三个固定柱(44)、固定框(45)、第二辊柱(46)、第三辊柱(47)和第四辊柱(48),所述料桶(33)的内侧壁等距设有所述第二卡齿(43),所述料桶(33)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辊柱(46),所述料桶(33)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辊柱(42),所述料桶(33)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辊柱(47),所述料桶(33)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辊柱(48),所述第二辊柱(46)与所述第一辊柱(42)、第三辊柱(47)、第四辊柱(48)啮合,所述第一辊柱(42)、所述第三辊柱(47)、所述第四辊柱(48)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辊柱(46)的半径与所述第一辊柱(42)的半径之和等于所述第二辊柱(46)的直径,所述第一辊柱(42)、所述第三辊柱(47)、所述第四辊柱(48)的侧壁设有所述第一卡齿(41),所述第一卡齿(41)与所述第二卡齿(43)啮合,所述第一辊柱(42)、所述第三辊柱(47)、所述第四辊柱(48)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44),三个所述固定柱(44)的外侧设有呈等边三角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框(45);
所述储料机构(9a)包括第二下料口(91a)、第三出料口(92a)、内胆(93a)和固定壳(94a),所述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中空长方形结构的所述固定壳(94a),所述固定壳(94a)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内胆(93a),所述内胆(93a)底部与所述固定壳(94a)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9b),所述内胆(93a)与所述固定壳(94a)的侧壁开设所述第二下料口(91a),所述固定壳(94a)的顶部开设所述第三出料口(92a),所述内胆(93a)与所述出料斗(94)的侧壁位于同一直线,所述内胆(93a)的顶部与所述挡块(93)的底部抵触,所述出料斗(94)的侧壁与所述第三出料口(92a)垂直,所述引流板(8)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壳(94a),且引流板(8)贯穿所述内胆(93a)的内部;
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和固定架(52),所述机体(1)的顶部焊接所述固定架(52),所述固定架(52)的顶部安装所述电机(51),所述电机(51)与所述第二辊柱(4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6)包括喷头(61)、成型托板(62)、固定板(63)和接灰斗(64),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用于实现3D打印物体或磨具的所述喷头(61),所述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机体(1)的底部平行的所述固定板(63),所述固定板(63)的表面滑动连接用于放置需需要打印的物体或磨具的所述成型托板(62),所述成型托板(62)是一种带有孔洞的成型托板,所述固定板(63)是一种带有孔洞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63)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机体(1)固定连接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接灰斗(64),内部中空的所述接灰斗(64)的顶面积大于底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36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机的进退料方法
- 下一篇:喷头清洁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