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标识分区段通用唯一信物链的物体认证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92375.2 | 申请日: | 201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向东;张东;倪伟;赵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物 被认证方 特征认证 物体认证 行为记录 分区段 云端 字段 验证 生物特征参数 证件 数据所有权 哈希算法 认证过程 生物特征 通用 多维度 认证方 重构的 字节数 多段 寻址 服务器 泄露 所有权 数字化 认证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标识分区段通用唯一信物链的物体认证系统及方法,根据该人或设备的现实性质或证件数字化,采用哈希算法形成一个固定字节数的字段,个人的ID由多段该种字段组成,并存放在云端固定位置。在需要验证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级别,可以由一种或多种现实性质或证件进行验证,并在行为记录的同时提供特征认证,同时增加一个ANS服务器,提供数据所有权人到其云端URL地址的寻址服务,确保数据直接上传到所有权人的地址。本发明能确保认证方不能在认证过程中获得被认证方的实际生物特征参数,而避免被认证方的生物特征泄露乃至被重构的危险,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多维度动态持续认证,在行为记录的同时提供特征认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标识分区段通用唯一信物链的生成系统,属于物联网认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普及使全球网络上的人和物的节点数量都大大增加,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对人进行全面辨识的通用唯一ID系统。
传统的网络器件是基于UUID或者GUID或者MAC地址系统的,这些系统的缺点是ID生成完全基于生产商的数据,没有其他任何可以用于认证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标识分区段通用唯一的ID生成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可以用该人或设备的某一个或几个确定的证件或者性质做出认证。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多标识分区段通用唯一信物链的物体认证系统,包括:
通用唯一ID生成单元,根据该人或设备的现实特征性质或证件数字化,采用哈希算法形成一个固定字节数的字段,个人的ID由多段该种字段组成,生成OwnerID;
ANS服务器,用于对所有权人的OwnerID进行直接寻址,获得所有权人在云端唯一的入口地址,并返回给物联网终端,物联网终端根据该云端地址,不通过其它服务器转发,直接把数据传送到该云端地址;
云端存储单元,对应于为所有权人分配的云端地址,用于存储用户特征值的哈希结果和置信参数,以及该所有权人所拥有的所有物联网器件收集到的数据;
数据认证单元,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多维度动态持续认证,所述多维度动态持续认证,是指不但在用户进入该系统时进行认证,也在用户使用该系统过程中,不断通过用户的特征或者是使用习惯来进行数据分析和持续认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多标识分区段通用唯一信物链的物体认证方法,根据该人或设备的现实特征性质或证件数字化,采用哈希算法形成一个固定字节数的字段,个人的ID由多段该种字段组成,并存放在云端固定位置;
在需要验证时,执行以下步骤:
(1)终端从ANS服务器获得其OwnerID对应的数据容器A的URL地址;
(2)终端和数据容器A同步该OwnerID的信物链数据;
(3)终端向数据容器A加密上传事件数据;
(4)服务器根据数据容器A中的数据做分析并进行数据展示。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多标识分区段通用唯一信物链的物体认证方法,在需要验证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级别,采用一种或多种现实特征性质或证件进行验证;也可同时进行多维度动态持续认证。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多标识分区段通用唯一信物链的物体认证方法,所述个人的现实性质为能确定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驾驶证,人脸,指纹,虹膜,DNA,取得特征值后通过哈希算法形成128位的字段,加入成为个人ID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隆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2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