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蟹爪兰X病毒所用PCR引物对、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2000.6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柏自琴;郑乾明;李兴忠;王小柯;刘涛;马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C12N15/70;C12R1/9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地址: | 550006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蟹爪兰 检测 应用 病毒 病毒侵染 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 仙人掌 火龙果 引物 |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蟹爪兰X病毒所用PCR引物对、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该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SchVX CP‑F:5’‑GGTCATCACCGGAAACTGT‑3’,下游引物SchVX CP‑R:5’‑CTTTGGGCTTTCAGATCCTT‑3’。该PCR引物对能在检测火龙果、仙人掌及蟹爪兰是否存在蟹爪兰X病毒侵染中得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与植物病毒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蟹爪兰X病毒所用PCR引物对、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背景
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t.)作为一种典型的热带水果植物,属仙人掌科(Cactaceae)三角柱属(Hylocereus),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各省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陆地区陆续开始引进火龙果种植,到2017年,我国火龙果种植面积约55万亩,其中贵州种植面积13.02万亩,为国内最大种植省。由于火龙果的繁殖方式主要为扦插繁殖,使得病毒病得以加速传播,贵州作为国内火龙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近年来调查发现,在田间病毒病感染症状明显,枝条表现斑驳黄化褪绿、花叶、畸形等各种症状,植株长势也逐渐衰退。在侵染火龙果的病毒病当中,蟹爪兰X病毒是火龙果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导致火龙果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然而,针对该病害,目前国内尚缺少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要控制病情扩散,首要任务是保障苗木无毒安全,而对于该病毒,国内报道较少,亦未建立完整的检测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蟹爪兰X病毒所用PCR引物对、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缺,同时也能在生产上普遍运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首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蟹爪兰X病毒所用PCR引物对,该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SchVX CP-F:5’-GGTCATCACCGGAAACTGT-3’,下游引物SchVX CP-R:5’-CTTTGGGCTTTCAGATCCTT-3’。
其次,本发明提出了采用该PCR引物对检测蟹爪兰X病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取待检火龙果样品的总RNA;
步骤2.逆转录;
步骤3.PCR扩增。
其中,步骤3中PCR反应体系配制如下:
25μL扩增反应体系如下:
10×PCR缓冲液,2.5μL;
25mmol/L MgCl2,1.5μL;
2.5mmol/LdNTP,2.0μL;
上游引物SchVX CP-F,2.0μL;
下游引物SchVX CP-R,2.0μL;
模板cDNA(1ng/μL),2.0μL;
Taq DNA聚合酶,0.2μL;
无RNA酶去离子水,12.8μL。
PCR反应条件如下:在PCR热循环仪上设置程序,按程序设置的条件进行扩增:1)94℃预变性5min;2)94℃变性40sec;3)55℃退火50sec;4)72℃延伸50s;循环步骤2)~4)30次;5)72℃延伸8min。
进一步的,对步骤3中PCR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与阳性对照相比,若待检样品的扩增条带长度与阳性对照一致,则待检样品呈阳性,表明样品中含有蟹爪兰X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2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