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间隙串联的防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91934.8 | 申请日: | 2018-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兰均;刘思炎;李博睿;郭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H9/06 | 分类号: | H02H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装置 击穿电压 工频电压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串联 电感 雷电冲击电压 工频 续流 高压进线端 工作可靠性 串联分压 串联结构 多级串联 放电间隙 分压电容 间隙击穿 使用寿命 避雷器 接地端 分压 耐受 | ||
公开了一种多级间隙串联的防雷装置,多级间隙串联的防雷装置包括高压进线端、接地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N个分压电容、N个串联分压电感、N‑1个回路分压电感以及N个等间距放电间隙。由于其中采用多级间隙串联结构,使防雷装置能耐受较高的工频电压且可以使该防雷装置工频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值远大于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值,在多级串联间隙击穿后避雷器才开始起作用,且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具有无工频续流的特点。综上该防雷装置不仅具有工频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值远大于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值的特性还具有工作可靠性高、无工频续流及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级间隙串联的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交流电力系统中,防雷保护主要采用避雷器进行防雷保护。随着输电线路 的增加,因雷击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日益增多,因此为减少线路跳闸率,在保证 保护性能的前提下,对避雷器本身的长期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主要用于线路防雷的避雷器有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单一空气间 隙串联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两种结构。对于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长期在较 高工频过电压下工作,易因通流容量有限而容易发生损坏或爆炸;而对于单一空 气间隙串联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虽然有单间隙的隔离,避雷器本体只有在雷击时 作用,延长了避雷器的使用寿命,但是单一空气间隙的放电分散性较大,无法保 证避雷器工作的可靠性。且对于上述目前两种防雷保护方式,它们在雷电冲击电 压下的击穿电压值都要大于其在工频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值,即在防雷装置动作 前,交流系统需要耐受更高的雷电冲击电压峰值,这对交流系统正常工作是不利 的,为了更好地保护交流系统正常工作,防雷装置应能在较低的雷电压下就能动 作保护交流系统。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防雷装置,不仅要具有工频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值远大于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值的特性还要具有工作可靠性高、 无工频续流及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 可能包含不构成在本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多级间隙串联的防 雷装置,该防雷装置能耐受较高的工频电压,不仅具有工频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值 远大于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电压值的特性还具有工作可靠性高、无工频续流及 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级间隙串联的防雷装置包括高压进线端、接地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和N级放电间隙回路,所述N级放电间隙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级放电间隙 回路至第N级放电间隙回路,其中,第一级放电间隙回路包括:
第一串联分压电感,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接地端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之间,其 另一端连接第一分压电容的一端,
第一分压电容,其另一端连接第一回路分压电感的一端,
第一回路分压电感,其另一端连接第一放电间隙的一端,
第一放电间隙,其另一端连接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第i级放电间隙回路包括:
第i串联分压电感,其一端连接第i分压电容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第i-1 分压电容的一端,
第i分压电容,其另一端连接第i回路分压电感的一端,
第i回路分压电感,其另一端连接第i放电间隙的一端,
第i放电间隙,其另一端连接第i-1放电间隙和第i-1回路分压电感之间,其 中,2≤i≤N-1,
第N级放电间隙回路包括:
第N串联分压电感,其一端连接第N分压电容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第N-1 分压电容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1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的静电保护电路
- 下一篇:高压电网模型及其转化方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