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快速断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1100.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8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叶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聪梅 |
主分类号: | F16L55/16 | 分类号: | F16L55/16;F16K1/32;F16K1/36;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板 断流装置 阀管 管孔 拉板 移动阀杆 连接管 水平板 卡槽 管道接口 槽口处 长圆槽 相对面 延伸板 穿孔 爆裂 弹簧 封堵 滑杆 扩径 内端 套在 通孔 销轴 松动 | ||
一种管道快速断流装置,涉及一种管道断流装置,连接管B(13)和连接管A(1)之间与阀管(30)的中部连接;穿在阀管通孔(17)中移动阀杆(23)的穿孔(25)对应管孔A(2)或封堵所述管孔A和管孔B(12),套在移动阀杆上的弹簧(18)两端分别顶在阀管一端和扩径环(22)的相对面上,角板A(3)的孔A(4)和角板B(10)的孔C(9)分别通过销轴(32)连接在所述卡槽(27)的槽底两侧,角板A的水平板和角板B的水平板相对面分别顶在拉板(8)内端延伸板(35)上,拉板中部的长圆槽(6)通过滑杆(33)连接在卡槽的中部槽口处;本发明在出现管道接口松动或管道爆裂时,拉动拉板便可迅速关闭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断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快速断流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在工业设备中,管道是输送液体的主要载体,现有的控制方法是在管道上加装阀门来控制流量和断流,由于管道质量原因、管道老化或压力过大等,经常出现管道接口松动或管道爆裂现象,由于很多输送液体的液体压力极大,维护人员无法接近关闭阀门,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管道快速断流装置,在出现管道接口松动或管道爆裂时,拉动拉板便可通过弹簧的作用力带动移动阀杆迅速关闭管道,有效防范了原材料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快速断流装置,包括十字形管、移动阀杆、橡胶密封圈A、橡胶密封圈B、弹簧、角板A 、角板B 和拉板,在移动阀杆一端设有扩径环,所述移动阀杆靠近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环形凹槽A和环形凹槽B,在环形凹槽A和环形凹槽B之间移动阀杆上的靠近环形凹槽A处设有液体通过穿孔;十字形管的连接管A外端与进液管连接,十字形管的连接管B外端连接出液管,一字形结构的连接管B和连接管A之间与阀管的中部连接形成十字形管;穿在阀管通孔中移动阀杆的穿孔对应连接管A和连接管B的管孔A或封堵所述管孔A和管孔B,在移动阀杆环形凹槽A和环形凹槽B上的橡胶密封圈B和橡胶密封圈A形成对通孔两端的封堵,套在移动阀杆上的弹簧两端分别顶在阀管一端和扩径环的相对面上,所述移动阀杆的另一端端面设有卡槽,角板A的孔A和角板B的孔C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卡槽的槽底两侧,角板A的上直板和角板B的下直板卡在阀管另一端的端面上,角板A的水平板和角板B的水平板相对面分别顶在拉板内端延伸板的上下两侧面上,拉板中部的长圆槽通过滑杆连接在卡槽的中部槽口处。
所述的管道快速断流装置,在拉板的靠近外端上下分别设有侧凸出板。
所述的管道快速断流装置,在拉板的外端设有孔B,拉绳的一端捆绑在后凸出的孔上B。
所述的管道快速断流装置,在拉绳的另一端设有绳环。
所述的管道快速断流装置,在移动阀杆的另一端前后面分别设有平面,卡槽处于两平面之间的移动阀杆端面中,在两平面之间设有贯通卡槽且相互对应的两销孔和孔D;两销轴分别穿过两销孔使角板A和角板B活动固定在卡槽之间。
所述的管道快速断流装置,所述孔D处于两销孔之间的靠近卡槽口部,滑杆两端分别处于两平面的孔D中,在孔D的卡槽部分滑杆穿在拉板的长圆槽中。
所述的管道快速断流装置,在连接管B、连接管A和阀管的连接处设有加固的块体,所述阀管的一端外缘设有凸出环,套在移动阀杆上的弹簧两端分别顶在阀管一端凸出环和扩径环的相对面上。
所述的管道快速断流装置,所述移动阀杆的穿孔前后的两连接板上下分别设有弧形凹陷,两连接板上下的弧形凹陷获取两连接板的高度为移动阀杆的直径的六分之一以内。
所述的管道快速断流装置,所述连接管B的外端设有外螺纹A。
所述的管道快速断流装置,所述连接管A的外端设有外螺纹B。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聪梅,未经叶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1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