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0414.5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9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柴少彪;黄维;宗子淳;孙晓文;黄岩松;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驱动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驱动系统,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单元(1)、第二驱动单元(2)和减速单元(3);
所述减速单元(3)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太阳轮(31)和第二太阳轮(32),所述第一太阳轮(31)啮合有第一行星轮(33),所述第二太阳轮(32)啮合有第二行星轮(34),所述第一太阳轮(31)和所述第一行星轮(33)的中心距与所述第二太阳轮(32)和所述第二行星轮(34)的中心距相等,所述第一行星轮(33)和所述第二行星轮(34)连接于同一行星架(36),所述第二行星轮(34)还啮合有内齿圈(35),所述内齿圈(35)固定;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的第一驱动轴(11)与所述第一太阳轮(31)相连,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的第二驱动轴(21)与所述第二太阳轮(32)相连,所述行星架(36)用于输出;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均为电机,且两所述电机均具有电动模式和发电模式;电动模式下,所述电机能够对外做功,发电模式下,所述电机能够为蓄电池充电;
还包括控制单元(5),所述控制单元(5)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5)能够获取车速(V)、加速踏板开度(α)以及蓄电池电量(SOC);
所述控制单元(5)在判断所述车速(V)小于或等于第一车速(V1)、所述加速踏板开度(α)小于或等于第一幅值(α1)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进入电动模式、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进入发电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5)在判断所述车速(V)大于所述第一车速(V1)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车速(V2)、所述加速踏板开度(α)大于所述第一幅值(α1)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幅值(α2)时,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进入电动模式、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进入发电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5)在判断所述车速(V)大于所述第二车速(V2)、所述蓄电池电量(SOC)大于第一设定电量(SOC1)以及所述加速踏板开度(α)大于所述第二幅值(α2)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均进入电动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所述第二驱动单元(2)位于所述减速单元(3)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驱动轴(11)为空心轴,所述第二驱动轴(21)能够自所述第一驱动轴(11)的内部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速器(4),所述差速器(4)与所述行星架(36)相连,所述差速器(4)、所述第一驱动单元(1)分别位于所述减速单元(3)轴向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驱动轴(21)为空心轴,所述差速器(4)的输出轴(41)能够自所述第二驱动轴(21)内部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33)和所述第二行星轮(34)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
所述第一行星轮(33)与所述第二行星轮(34)一一对应设置,并使得一个所述第一行星轮(33)能够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行星轮(34)同轴并固连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04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柴互补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电驱动桥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