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制冷蒸发盘管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0130.6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0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隋闯;许进;许康业;曾庆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臣碧阳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蒸发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制冷蒸发盘管的固定装置,包括锥形套筒和管卡,锥形套筒的大口端与船体甲板焊接;锥形套筒内设有锥形柱,锥形柱的外壁与锥形套筒的内壁相适配,锥形柱为绝热材质;锥形柱内设有轴线方向与锥形柱轴线方向相平行的通孔;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的螺杆上设有管卡,管卡中弧形开口的内壁用于承载制冷蒸发盘管,锥形柱在锥形套筒与螺栓之间形成隔绝,即本发明不会产生冷桥,能源利用率高,而且本发明大大增加了制冷蒸发盘管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制冷蒸发盘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渔船制冷系统用的蒸发盘管,其固定方式多为通过在甲板上直接焊接吊杆固定,吊杆为金属结构,与船体直接连接会形成冷桥,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对于超低温制冷系统的蒸发盘管,其固定采用间接方式,先是在甲板上直接焊接吊杆,然后固定木方,木方上再钻孔引另一组吊杆下来,通过木方的间接连接,虽然实现了隔绝冷桥,但工艺复杂,且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船上进行,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船用制冷蒸发盘管的固定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船用制冷蒸发盘管的固定装置,包括锥形套筒和管卡;
所述锥形套筒为金属材质,且锥形套筒的大口端与船体甲板焊接;
所述锥形套筒内设有锥形柱,锥形柱的外壁与锥形套筒的内壁相适配;
所述锥形柱为绝热材质;
所述锥形柱内设有轴线方向与锥形柱轴线方向相平行的通孔;
所述通孔内设有螺栓;
所述螺栓贯穿通孔后螺栓的头部紧贴锥形柱;
所述管卡包括连接板和呈半圆形的弧形托板,弧形托板有两块,两个弧形托板与连接板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弧形托板内的弧形开口朝上,弧形开口的内壁用于承载制冷蒸发盘管;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
所述螺栓依次贯穿锥形柱的通孔、连接板的连接孔后螺栓的螺杆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紧贴连接板的下端面,螺母用于防止连接板下落后脱离螺栓的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柱内通孔的轴线与锥形柱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管卡与船体甲板之间还设有保温层;
所述保温层是由材质为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层;
所述保温层包覆住锥形套筒、锥形柱以及位于锥形柱内的部分螺栓;
所述保温层的上端面与船体甲板相接触,保温层的下端面与管卡中的制冷蒸发盘管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柱的材质为硬木或PE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中的螺杆上依次套设有平垫和弹垫;
所述平垫和弹垫位于连接板的下端面与螺母之间;
所述平垫紧贴连接板的下端面,弹垫紧贴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中的螺杆上还套设有一平垫;
所述平垫位于锥形柱与螺栓的头部之间;
所述平垫的一面紧贴锥形柱,平垫的另一面紧贴螺栓的头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臣碧阳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臣碧阳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01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中央冷却水多段比值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空调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