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0100.5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昇;汪澄;陈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124 | 分类号: | H04N19/124;H04N19/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编码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涉及编码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编码后的视频质量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编码单元的第一量化参数QP确定编码单元的目标编码模式,并根据目标编码模式对编码单元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第一子编码单元,之后,根据当前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第二QP对当前第一子编码单元编码。其中,第一QP对应第一量化步长编码单元为待编码的视频图像,第一QP用于反映编码单元的特性,第二QP用于反映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特性。该方法应用在视频编码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编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互联网业务的热度不断提升。其中,用户对视频业务的质量需求也不断提升。通常,视频质量与视频的编码方式密不可分,较好的视频编码可保证在传输同等质量的视频图像的情况下,使用更低的码率,即可以传输更少的数据量。
目前的视频编码方案中,可以采用最大编码单元(Largest Coding Unit,LCU)级编码方案或者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级编码方案。在LCU级编码方案中,LCU包含的全部CU均采用相同的量化参数(Quantization Parameter,QP),这样容易导致视频图像中的细节部分丢失,产生图像局部模糊的现象。在CU级编码方案中,LCU包含的各个CU可以采用不同的QP,这样可以降低产生图像局部模糊现象的概率,但是,由于不同CU采用不同的QP,容易产生编码模式误判的现象。进而,基于误判的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后,编码图像很可能产生一系列图像质量问题。可见,现有的视频编码方案中编码后的视频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以提升编码后的视频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编码设备或编码设备的芯片,该方法包括:根据编码单元的第一量化参数QP确定编码单元的目标编码模式,并根据所述目标编码模式对所述编码单元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第一子编码单元,之后,根据当前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第二QP对所述当前第一子编码单元编码,所述编码单元为待编码的视频图像,所述第一QP用于反映所述编码单元的特性,所述第二QP用于反映所述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特性。
其中,每一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第二QP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通过上述视频编码方法,采用第一QP确定编码单元(LCU)的目标编码模式,这意味着,编码单元的编码模式判决流程中,每个子编码单元(CU)使用同一QP确定编码模式,避免不同CU使用不同QP导致的编码模式误判,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目标编码模式。并且,在确定LCU的目标编码模式后,在对目标编码模式下的第一子编码单元进行编码时,使用第一子编码单元对应的第二QP进行量化、编码,使得更加符合第一子编码单元的图像特征。具体的,每一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特性可能不同,第二QP为反映第一子编码单元特性的参数,如此,一方面,若第一子编码单元为人眼敏感度较高的图像区域,根据第一子编码单元对应的第二QP(用以反映该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特性)编码可使该图像区域的细节不易丢失,避免产生图像局部模糊的现象,另一方面,若第一子编码单元为人眼敏感度较低的图像区域,根据第一子编码单元特性所取的第二QP对第一子编码单元进行编码,可降低编码码率。即,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编码方法,能够综合考虑视频的编码质量与编码码率,得到符合用户需求的编码后的视频图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根据编码单元的第一量化参数QP确定编码单元的目标编码模式之前,还可以执行如下操作:根据编码单元的第一目标特征确定所述编码单元的第一QP。其中,第一目标特征为编码单元的纹理、亮度、色度等特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根据当前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第二QP对所述当前第一子编码单元编码之前,还可以执行如下操作:根据当前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第二目标特征确定所述当前第一子编码单元的第二Q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0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