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9811.0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1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弋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强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0;B32B27/40;B32B27/32;B32B27/28;B32B7/12;B32B1/00;B32B33/00;H01M2/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集成装置 电池线路 绝缘层 保护箱 耐磨层 聚氨基甲酸酯层 聚氯乙烯树脂层 表面设置 导热胶层 铜箔 线孔 聚氨酯涂料层 聚酰亚胺层 安全性能 安全隐患 聚乙烯层 箱内腔 内壁 线束 震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包括保护箱,保护箱的内壁设置有铜箔,保护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线孔,线孔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层、聚氨基甲酸酯层和导热胶层。本发明通过设置保护箱、铜箔、绝缘层、耐磨层、聚氯乙烯树脂层、聚氨基甲酸酯层、导热胶层、聚乙烯层、聚酰亚胺层、聚氨酯涂料层和线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工作时难免会产生震动,这样造成线束损坏,产生安全隐患,导致现有的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在使用时安全性能不好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电池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现有的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工作时难免会产生震动,这样造成线束损坏,产生安全隐患,导致现有的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在使用时安全性能不好,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具备安全性能好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在使用时安全性能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安全性能好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壁设置有铜箔,所述保护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线孔,所述线孔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层、聚氨基甲酸酯层和导热胶层,所述耐磨层包括聚乙烯层、聚酰亚胺层和聚氨酯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位于聚氯乙烯树脂层的顶部,所述聚氯乙烯树脂层位于聚氨基甲酸酯层的顶部,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层位于导热胶层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位于聚乙烯层的顶部,所述聚乙烯层位于聚酰亚胺层的顶部,所述聚酰亚胺层位于聚氨酯涂料层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树脂层的厚度为5微米到10微米,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层的厚度为10微米到15微米,所述导热胶层的厚度为15微米到20微米。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层的厚度为10微米到15微米,所述聚酰亚胺层的厚度为15微米到20微米,所述聚氨酯涂料层的厚度为20微米到25微米。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保护箱、铜箔、绝缘层、耐磨层、聚氯乙烯树脂层、聚氨基甲酸酯层、导热胶层、聚乙烯层、聚酰亚胺层、聚氨酯涂料层和线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工作时难免会产生震动,这样造成线束损坏,产生安全隐患,导致现有的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在使用时安全性能不好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电池线路系统集成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强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强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9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