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三维中空纺丝生产线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8581.6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杨荣庆;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德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0 | 分类号: | D01D13/00;D01D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沈淼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纺 干燥装置 烘箱 纺丝生产线 拉伸装置 中空 单丝 后纺 三维 化纤生产设备 技术方案要点 连续工作状态 再生 常规设备 电脑控制 多层设置 工作效率 烘干过程 配料装置 输出 打包机 大载荷 切断机 烘干 生产 停顿 配合 运输 | ||
本发明属于化纤生产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再生三维中空纺丝生产线及生产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前纺部分和后纺部分,所述前纺部分包括:配料装置;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设置为连续工作状态;所述后纺部分包括:拉伸装置;烘箱,烘箱为多层设置;切断机;打包机。物料重量通过电脑控制,能够增大物料的量;干燥装置连续工作,无需中间停顿,能够节省工作时间,相当于在单位时间内工作时间变多,工作效率提高,能够生产更多单丝。后续的拉伸装置的大载荷,也是为了配合前纺部分的大量输出,以及烘箱内的烘干过程,单丝在烘箱内运输的路径变长,既能够提高烘干程度,也是为了能够配合前纺部分的大量输出。相较于常规设备,其产量明显增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三维中空纺丝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中空纺丝是化纤单丝的一种,化纤单丝多是采用塑料瓶片作为原料,熔融喷丝得到半成品单丝,再将半成品单丝进行牵伸、烘干,得到成品单丝。
目前,公告号为CN10501490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丝全自动生产线,它依次包括混料机、挤出机、降温装置、牵伸装置、热定型装置、卷绕机,单丝的原料瓶片依次经过这些机构,被熔融呈液态后喷出成丝,再经过拉伸、浸油等步骤,形成最后的成品单丝。
这种单丝全自动生产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生产完一批单丝后,再重新填料进行第二批生产。例如挤出机的干燥步骤,通常需要将一批瓶片干燥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批瓶片的干燥,期间断续工作,难以实现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再生三维中空纺丝生产线,能够在一次加工过程中生产出更大量的单丝。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再生三维中空纺丝生产线,包括前纺部分和后纺部分,所述前纺部分包括:
配料装置:所述配料装置采用电脑控制物料重量;
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用以承接配料装置配好的物料,所述干燥装置设置为连续工作状态;
所述干燥装置干燥完成的物料熔融喷出形成半成品单丝;
所述后纺部分包括:
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卷收有前纺部分喷出形成的半成品单丝,并对半成品单丝进行牵伸;
烘箱:用于将拉伸装置处拉伸完成的单丝烘干,烘箱为多层堆叠设置;
切断机:用于将烘干完成后的单丝切断;
打包机:用于将切断后的单丝收拢打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采用该设备进行单丝生产时,物料重量通过电脑控制,能够增大物料的量;干燥装置连续工作,无需中间停顿,能够节省工作时间,相当于在单位时间内工作时间变多,工作效率提高,能够生产更多单丝。后续的拉伸装置的大载荷,也是为了配合前纺部分的大量输出,以及烘箱内的烘干过程,单丝在烘箱内运输的路径变长,既能够提高烘干程度,也是为了能够配合前纺部分的大量输出。如此整个生产线所生产的量变大,相较于常规设备,其产量明显增大。
进一步设置:所述配料装置中的配料过程采用多种原料配比混合,控制所述配料装置的启停的变量为原料重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一定原料重量后,配料装置采感应到后停止进料,开始混合。调节配料装置能够承受的原料重量,能够控制每个批量的重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干燥装置中,结晶温度控制在100~180℃的范围内,干燥温度控制在90~120℃的范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结晶温度和干燥温度设置在指定范围之内,能够达到干燥目的的同时,还不易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单丝发干发脆的情况,或温度过低单丝难以除去所含水分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德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德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8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