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酶与微生物方法制造的活性木糖醇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8518.2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波;马艳;张杰;孙浩;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绿爱糖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18 | 分类号: | C12P7/18;C12R1/78 |
代理公司: | 山东诚杰律师事务所 37265 | 代理人: | 王志强;孙廷方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糖醇 活性炭 制造 洗净 微生物 酵母菌 生产周期 酶解木质素 木糖醇溶液 微生物反应 二次脱色 机械造粒 绿色环保 木质素酶 浓缩结晶 一次脱色 制造工艺 复合钙 活性高 水洗脱 酸环境 易吸收 重量份 碱化 磷酸 巴利 除杂 水解 柚皮 废弃物 沉淀 秸秆 无公害 废弃 中和 培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酶与微生物方法制造的活性木糖醇及其制造方法,该活性木糖醇是以按重量份计洗净的废弃柚皮60份‑70份、洗净的秸秆25份‑30份等废弃物为原材料,经过机械造粒、水洗脱灰分、木质素酶酶解木质素为多糖、高温酸环境水解、碱化复合钙质沉淀、活性炭一次脱色除杂、磷酸中和、汉逊德巴利酵母菌培育接转微生物反应而获得含有部分杂质的木糖醇溶液,再采用活性炭二次脱色除去杂质后浓缩结晶而最终获得。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无公害、活性高易吸收、纯度相对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环或碳环化合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酶与微生物方法制造的活性木糖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木糖醇所指的是原产于芬兰,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目前市售的木糖醇主要是将玉米芯、甘蔗渣等农业作物进行深加工而制得的,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对于人们的身体来说,木糖醇也不是一种“舶来品”,它本就是人们身体正常糖类代谢的中间体,它是所有糖醇甜味剂中吸热值最大的一种,故以固体形式食用时,会在口中产生愉快的清凉感。木糖醇不致龋且有防龋齿的作用,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在人体内代谢完全,热值为16.72kJ/g,可作为糖尿病人的热能源。但现有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农产品中化学浸提,制取门槛高、生产周期长,还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同时反采用的原料其实还可以作为动物饲料进行利用,有一定经济价值,因此生产成本也较高,而最终制得产品(市售产品)的木糖醇含量一般在50%左右,而纯农作物提取的木糖醇人体吸收效率相对低下。
现有技术中的活性木糖醇受限于技术领域和实践经验的缺失,完全意义上的绿色环保活性木糖醇还未真正出现,因此目前市场上仍没有一种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无公害、活性高易吸收、纯度相对较高的活性木糖醇。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无公害、活性高易吸收、纯度相对较高的活性木糖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无公害、活性高易吸收、纯度相对较高的活性木糖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酶与微生物方法制造的活性木糖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洗净的废弃柚皮60份-70份、洗净的秸秆25份-30份、碳酰胺3份-5份、溶质质量分数1%的硫酸850份-1000份,足量溶质质量分数10%的磷酸水溶液、足量石灰粉、足量纯净水、足量活性炭;
②分解活化辅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足量汉逊德巴利酵母菌菌剂、足量木质素酶水剂;
③设备及工装准备:准备机械切割装置、设置有底部通气装置和搅拌装置的控温反应釜;
2)木糖溶液制造
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洗净的废弃柚皮和洗净的秸秆采用阶段1)步骤③准备的机械切割装置切碎成粒径0.5mm-1mm的碎粒,获得原料碎粒;
②采用纯净水反复3次-5次漂洗步骤①获得的原料碎粒,获得去灰分碎粒;
③将步骤②获得的去灰分碎粒浸入阶段1)步骤②准备的木质素酶水剂中,升温至25℃-30℃,保持6h-8h,获得酶解半纤维素与多糖混合液;
④将步骤③获得的酶解半纤维素与多糖混合液加热浓缩至重量份200份后与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溶质质量分数1%的硫酸混合并搅拌均匀,升温至130℃-140℃,保持15min-18min,获得酸解溶液;
⑤在步骤④获得的酸解溶液中逐渐加入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石灰粉,至PH值调整至10-11,获得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绿爱糖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绿爱糖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8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