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双孢蘑菇同核不育单孢菌株及其交配型的方法及引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7586.7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张津京;汪虹;黄建春;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蘑菇 不育 菌株 及其 交配 方法 引物 | ||
一种鉴定双孢蘑菇同核不育单孢菌株及其交配型的方法及引物,提取双孢蘑菇的基因组DNA,然后以引物ABA1F1和引物ABA1R1进行PCR扩增,所得PCR扩增产物用内切酶进行酶切,接下来通过1‑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如果用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的DNA片段ABH1只能被A+因子的内切酶酶切,将此菌株认为是同核不育单孢菌株的A+因子的交配型;如果用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的DNA片段ABH1只能被A‑因子的内切酶酶切,将此菌株认为是同核不育单孢菌株的A‑因子的交配型。本发明的方法用于鉴定双孢蘑菇同核不育单核菌株及其交配型,具有耗时短、操作简便、精准度高、需出菇、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双孢蘑菇同核不育单孢菌株及其交配型的方法,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中文别名为蘑菇、洋蘑菇、白蘑菇。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核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营养丰富,肉质肥美,味道鲜美,而且热能低,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据中国食用菌学会统计,2015年全国双孢蘑菇总产量达337多万吨,其中双孢蘑菇工厂化日产达到417吨,说明双孢蘑菇在国内越来越受消费者们的青睐。
随着双孢蘑菇的种植业发展迅速,不仅和他们的栽培工艺先进有关,还和他们有适合本国工厂化生产的菌种有关。As2796是我国首次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养的双孢蘑菇新品种,并成为我国唯一的当家品种。但是,国内双孢蘑菇的工厂化品种大部分是进口国外的。没有真正的完全适合国内生产工艺的工厂化品种。这主要是因为双孢蘑菇育种者们对分离双孢蘑菇同核不育单孢菌株没有完全破解,制约了双孢蘑菇杂交育种的进程。通常育种者都是将收集到的担孢子进行出菇,如果不能出菇者将其视为单孢不育菌株。这个过程繁琐耗时耗力,并且不能判定得到的单孢菌株的交配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双孢蘑菇同核不育单孢菌株及其交配型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鉴定双孢蘑菇同核不育单孢菌株及其交配型的引物,所述引物包括:
ABA1F1:ATCGTCGCAAGGGTAGGTAAGA;
ABA1R1:ATTTACTGAGCCGTCGGAAGAG。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鉴定双孢蘑菇同核不育单孢菌株及其交配型的方法,提取双孢蘑菇的基因组DNA,然后以引物ABA1F1和引物ABA1R1进行PCR扩增,所得PCR扩增产物用内切酶进行酶切,接下来通过1-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
ABA1F1:ATCGTCGCAAGGGTAGGTAAGA;
ABA1R1:ATTTACTGAGCCGTCGGAAGAG。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PCR 扩增反应的体系为:50ng/μl双孢蘑菇的基因组DNA0.5μl,10μmol/L的引物2μl,0.1mmol/LdNTP2μl,高保真酶pfu 0.5μl,5μl的PCR缓冲液,用ddH2O补齐至50μl。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PCR 扩增反应的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1min,30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7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