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破设备的进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7515.7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吕竹风;王育平;黄家炽;李鑫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星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2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 进料车 通气管 氢破 三通连接管 进料机构 进料管 连接端 氢破炉 液压缸 导轨 盖体 烧结钕铁硼磁体 进料结构 进料状态 频繁切换 三通连接 传统的 气密性 上端 伸长 移动 下端 通气 收缩 停留 封闭 | ||
本发明涉及烧结钕铁硼磁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破设备的进料机构。通过设置三通连接管实现炉体、通气管以及进料管之间的三通连接,其中三通连接管的第二连接端在非进料状态下通过盖体封闭,在需要进料时,打开盖体,通过液压缸伸长带动进料车向导轨下端移动,使进料车带动进料管插入第二连接端,向氢破炉中进料,通过液压缸收缩带动进料车向导轨上端移动并停留,相比传统的氢破炉进料结构,进料操作更加简单,不需要对炉体进行位移,不需要频繁切换通气管与炉体的连接,在多次进料和通气后,依然能够保持炉体与通气管之间良好的气密性,从而提高物料的氢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钕铁硼磁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破设备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烧结钕铁硼是当代磁性最强的永磁体,其不仅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高磁能积、高性价比等优点,而且容易加工成各种尺寸,特别适用于各种高性能、小型化、轻型化的电子产品。
在钕铁硼永磁体的生产过程中,氢破是一个重要工序,其工作原理是使物料吸氢膨胀,晶界与晶体膨胀量不相同使钕铁硼产生许多裂纹,实现了破碎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旋转式请破碎处理炉,使钕铁硼氢破过程中,炉胆内的颗粒状物料处于不停的翻动状态,提高了物料与炉胆的热交换速度,加速炉料的受热和冷却,从而提高氢破炉的制粉效率。
由于氢破炉在加热前需要先将物料投入炉体中,再将炉体抽真空,再在炉体中通入氢气,传统的氢破炉通常需要独立设置进料管和用于通入氢气或抽真空的通气管,在进料时,通过炉体一端抬升,使炉体一端与进料管对接,当进料完成后,通过炉体一端下降,使炉体一端与通气管对接,实现炉体的抽真空和通入氢气。
由于氢破炉体在与通气管对接时,对气密性要求极高,若频繁切换通气管与氢破炉体的连接,容易造成通气管与氢破炉体之间的气密性下降,从而造成物料的氢破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改变氢破设备的进料机构,在保证氢破炉工作状态的气密性的同时提高物料的氢破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氢破设备的进料机构,包括基座、炉体、三通连接管、盖体、通气管、导轨和进料车;
所述炉体可自转的连接于基座上,所述炉体的轴线与水平方向成10-20度角,所述三通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炉体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的轴线与炉体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盖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位于三通连接管的上部,所述第三连接端与通气管密封连接;
所述导轨架设在基座上,所述导轨与炉体的轴线平行,所述进料车包括机架、滚轮、进料管和液压缸;
所述滚轮连接于机架下部,所述滚轮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进料管连接于机架上部,所述进料管与炉体同轴设置,所述导轨与进料管平行,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导轨上端的基座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机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涉及的氢破设备的进料机构中,通过设置三通连接管实现炉体、通气管以及进料管之间的三通连接,其中三通连接管的第二连接端在非进料状态下通过盖体封闭,在需要进料时,打开盖体,通过液压缸伸长带动进料车向导轨下端移动,使进料车带动进料管插入第二连接端,向氢破炉中进料,通过液压缸收缩带动进料车向导轨上端移动并停留,相比传统的氢破炉进料结构,进料操作更加简单,不需要对炉体进行位移,不需要频繁切换通气管与炉体的连接,在多次进料和通气后,依然能够保持炉体与通气管之间良好的气密性,从而提高物料的氢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氢破设备的进料机构中进料车位于导轨上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星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星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7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锆及锆合金氢化工艺优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