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空间型数字智能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87279.9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易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有份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B1/00;G09F19/18;G07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智能终端 城市景观 物理空间 终端 应急响应系统 多类型网络 持续供电 发射模块 健康检测 切换系统 全息数字 全息显示 无线网络 在线医疗 展示终端 智能切换 人流量 科学实验 全息 展示 演示 检测 传播 网络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空间型数字智能终端,所述数字智能终端包括:全息显示终端用于对科学实验进行演示;全息数字文化传播终端用于展示数字文化;全息健康检测终端用于对基础健康项目进行检测,实现在线医疗;标志城市景观光彩展示终端用于对城市景观光彩进行展示;多类型网络切换系统用于根据人流量对网络进行智能切换;数字治安应急响应系统用于对无线网络发射模块进行持续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空间型数字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公众能够利用智能化设备进行自主操作完 成需求更是民生所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景观光彩对城市的装饰,城市景观 灯饰以其色彩斑斓、变幻无穷的魅力,装饰着城市的夜景,并且城市景观对城市夜景的装饰 同样也是一种商业广告,能够为用户带来无数商机。
科学实验,是人们为实现预定目的,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观 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从近代到现代,科学实验经历了很大发 展,科学实验的社会性也逐步提高。到了1940年代以后,科学实验的规模愈来愈大。科学 实验再也不是科学家个人的事业,而成为整个社会事业的一个有机部分。科学实验和科学观 察一样,也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检验科学假说,形成科学 理论的实践基础,二者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但实验是在变革自然中认识自然,因而有着独 特的认识功能。原因是科学实验中多种仪器的使用,使获得的感性材料更丰富、更精确,且 能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更快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为了提高公众的认知,基础的科学实 验不再只存在于实验室,还需要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使大众能够轻松的了解。
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公 共文化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服务体系,需要切合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 基本文化需求。提出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互联网技术,让老百姓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公共文化 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目前的智能化终端分散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不同的智能化终端实现不同的功能,功能单 一,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空间型数字智能终端,解决了目前智能化终端功能单 一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理空间型数字智能终端,所述数字智能终端包括:
全息显示终端:用于对科学实验进行演示;
全息数字文化传播终端:用于展示数字文化;
全息健康检测终端:用于对基础健康项目进行检测,实现在线医疗;
标志城市景观光彩展示终端:用于对城市景观光彩进行展示;
多类型网络切换系统:用于根据人流量对网络进行智能切换;
数字治安应急响应系统:用于对无线网络发射模块进行持续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全息显示终端包括全息投影系统A:用于利用全息投影方式演示科学实 验;
信息处理系统A:用于向全息投影系统A传输科学实验演示数据;
人流量计数检测系统A:用于检测进出所述全息数字文化传播终端的人流量;
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全息数字文化传播终端入口外,用于根据控制系统A指令感应 是否有人进入;
提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全息数字文化传播终端入口处,用于根据控制系统A指令提示 来访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有份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有份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7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异步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应用模式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