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波前调制结合计算全息片的干涉面形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87033.1 | 申请日: | 2018-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华;赵正洋;朱日宏;高金铭;李嘉;孙越;王劲松;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调制 结合 计算 全息 干涉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波前调制结合计算全息片的干涉面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振片(1)、分光板(2)、标准球面透镜组(3)、CGH(4)、液晶空间光调制器(6)、扩束系统(7)和成像系统(8);共光轴依次设置第一偏振片(1)、分光板(2)、标准球面透镜组(3)、CGH(4)、待测自由曲面元件(5);扩束系统(7)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6)依次设置在分光板(2)的反射光路上,成像系统(8)设置在分光板(2)的透射光路上,且液晶空间光调制器(6)、扩束系统(7)和成像系统(8)共光轴;
第一步,入射准直平行光经第一偏振片(1)、分光板(2)后分成两束光,一束为测试光,另一束参考光,其中测试光转入第二步;同时参考光转入第四步;
第二步,测试光透过分光板(2)经标准球面透镜组(3)后生成标准球面波前入射到CGH(4)上,经CGH(4)衍射生成一个旋转对称非球面波前用于补偿待测自由曲面元件(5)的非球面面形部分,转入第三步;
第三步,该非球面波前由待测自由曲面元件(5)反射后再次经过CGH(4)、标准球面透镜组(3)最后由分光板(2)反射至成像系统(8),作为携带面型信息的测试光,转入第六步;
第四步,参考光由分光板(2)反射后竖直进入扩束系统(7),经液晶空间光调制器(6)调制补偿后,再经扩束系统(7)生成自由曲面波前用于补偿待测自由曲面元件(5)的自由曲面面形部分,转入第五步;
第五步,该自由曲面波前透射过分光板(2)进入成像系统(8),作为补偿参考光,转入第六步;
第六步,补偿参考光和携带面型信息的测试光由成像系统(8)中形成干涉条纹并被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波前调制结合计算全息片的干涉面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第一偏振片(1)角度使其偏振方向平行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6)液晶分子主光轴,使得液晶空间光调制器(6)处于纯相位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波前调制结合计算全息片的干涉面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测光学自由曲面元件(5)的面形分为非球面面形(5-1)和剩余自由曲面面形(5-2),其中非球面面形通过在测试光路中放置的CGH(4)生成一个旋转对称非球面波前,补偿该待测自由曲面元件的非球面部分(5-1);而自由曲面面形(5-2)通过在参考光路中放置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6)动态调制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波前调制结合计算全息片的干涉面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入射光由分光板(2)反射后竖直进入扩束系统(7)并垂直照射至液晶空间光调制器(6),实现入射光束与液晶有效区域的大小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波前调制结合计算全息片的干涉面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像系统(8)包括沿分光板(2)透射光依次设置的第二偏振片(8-1)、成像镜头(8-2)和CCD(8-3),CCD(8-3)位于成像透镜(8-2)的后焦面,补偿参考光和携带面型信息的测试光经第二偏振片(8-1)、成像镜头(8-2)后形成干涉条纹,被CCD(8-3)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70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