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形发电环的结构设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7025.7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2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鄂世举;陆刚强;曹建波;夏文俊;兰猛;陈亦开;李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介电 体材料 丙烯酸 铜片电极 硅树脂 圆环 能量转换功能 弹性体材料 机械能转换 柔性弹性管 柔性弹性体 发电 材料变形 分布能量 受力均匀 环结构 并联 拉伸 叠加 破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发电环的结构设计,该结构包括硅树脂弹性介电体材料、丙烯酸弹性介电体材料、铜片电极。该结构采用硅树脂弹性介电体材料和丙烯酸弹性介电体材料叠加,两侧引出并联铜片电极,以围成独立的环结构,圆环沿着柔性弹性管放置并产生分布能量提取阵列。该圆环可以实现柔性弹性体材料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转换功能。本发明具有材料变形均匀、受力均匀、结构简单等优点,使弹性体材料受拉伸而不易破裂。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发电领域,涉及一种结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弹性管上圆形发电环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海洋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蕴藏量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海洋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波浪能、潮流能、潮汐能和温差能等。利用海洋能发电能够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有利于海洋资源开发。对于柔性弹性管海洋能发电,需要在柔性弹性管上一定位置上均匀布置发电环,通过发电环的拉伸和收缩,提取能量阵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形发电环的结构设计。利用该结构可以实现介电弹性体材料随柔性弹性管拉伸和收缩,而且使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受力均匀,可以实现较大的变形量,实现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该结构采用硅树脂弹性介电体材料、丙烯酸弹性介电体材料、铜片电极等材料。该结构采用硅树脂弹性介电体材料和丙烯酸弹性介电体材料叠加,两侧引出并联电极铜片,以围成独立的环结构,圆环沿着柔性弹性管放置并产生分布能量提取阵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可以把海洋能通过介电弹性体材料的变形转换为电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变形均匀,使介电弹性体在变形过程中更稳定,提高它的寿命,大大增强了介电弹性体的变形能力和发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二层膜制作工艺图;
图2为本发明外二层膜制作工艺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最终发电环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发明的圆形发电环的结构,包括第一层硅树脂膜(1)、第二层丙烯酸膜 (2)、第三层丙烯酸膜(3)、第四层硅树脂膜(4)、并联电极(5)、电极(6)、电极(7)、刷子(8)、柔性弹性管模型(9)。
本发明一种圆形发电环的结构设计,其制作工艺依次含有如下步骤:
1.第四层硅树脂膜(4)一端粘在柔性弹性管模型(9)上,拉开膜,用刷子(8)把导电膏均匀涂抹在外侧膜上,然后缓慢把膜缠绕于柔性弹性管模型(9);
2.铜片电极(7)粘贴在第四层硅树脂膜(4),在铜片电极(7)上用刷子(8)抹上导电膏;
3.第三层丙烯酸膜(3)一端粘在第四层硅树脂膜(4)上,拉开膜,在其两侧用刷子(8) 把导电膏均匀涂抹在膜上,然后把第三层丙烯酸膜(3)绕在第四层硅树脂膜(4);
4.铜片并联电极(5)粘贴在第三层丙烯酸膜(3),与铜片电极(7)成180角,在铜片并联电极(5)上用刷子(8)抹上导电膏;
5.第二层丙烯酸膜(2)一端粘在第三层丙烯酸膜(3)上,拉开膜,在其两侧用刷子(8) 把导电膏均匀涂抹在膜上,然后把第二层丙烯酸膜(2)绕在第三层丙烯酸膜(3);
6.铜片电极(6)粘贴在第二层丙烯酸膜(2),在铜片电极(6)上用刷子(8)抹上导电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7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能复制器
- 下一篇:一种根管治疗仪马达转动的智能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