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部回采巷道锚注切顶主控留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6543.7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8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生;范德源;谭云亮;颜磊;宁建国;蒋邦友;张广超;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20/02;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黄钰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采 巷道 锚注切顶 主控 方法 | ||
1.一种深部回采巷道锚注切顶主控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定深部回采巷道实现切顶留巷所需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包括:
采高h,单位为m;
基本顶断裂线距煤壁距离L0,单位为m;
基本顶岩梁长度L1,单位为m;
直接顶悬顶长度LS,单位为m;
巷道宽度LR,单位为m;
上覆岩层容重γS,单位为kN/m3;
上覆岩层厚度mS,单位为m;
基本顶岩层容重γE,单位为kN/m3;
基本顶岩层厚度mE,单位为m;
直接顶岩层容重γZ,单位为kN/m3;
直接顶岩层厚度mZ,单位为m;
步骤二、深部回采巷道掘进期间注浆锚索支护施工
步骤2.1、确定掘进期间注浆锚索长度L
L=La+Lb+Lc+Ld,
式中:L为注浆锚索长度,单位为m;
La为注浆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单位为m;
Lb为有效长度,单位为m;
Lc为上托盘及锚具的厚度,单位为m;
Ld为需要外露的张拉长度,单位为m;
其中,注浆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La由下式确定:
式中:d1为注浆锚索钢绞线直径,单位为mm;
fa为钢绞线抗拉强度,单位为MPa;
fc为注浆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单位为MPa;
K为安全系数;
步骤2.2、确定注浆锚索直径d
注浆锚索索体的破断力应不小于其锚固力,则注浆锚索直径应满足的条件为:
式中:FM为注浆锚索锚固力,由拉拔试验可得,单位为kN;
σt为注浆锚索的设计抗拉强度,单位为MPa;
步骤2.3、确定注浆锚索间排距a
注浆锚索间排距a应满足下列公式:
式中:f为煤层坚固性系数;
γ为被悬吊岩层的重力密度,单位为kN/m3;
Q为锚索锚固力,单位为kN;
步骤2.4、按照掘进期间注浆锚索长度L、直径d和间排距a,对回采巷道围岩进行支护,滞后进行注浆,有利于应力释放、浆液扩散和围岩加强支护;
步骤三、工作面回采期间巷旁超前切顶钻孔施工
步骤3.1、确定巷旁切顶高度mc
确定侧向基本顶的允许回转角[θ]:
式中:△h为满足运输、通风功能要求时回采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单位为m;
根据几何关系,巷旁切顶高度mc应满足下列关系:
mc·KA+L1 sin[θ]-(mc-mZ)=mZ+h,
式中:KA为顶板岩层压实后的碎胀系数,与垮落矸石性质有关,取1.15~1.35,由此,可确定切顶高度mc:
步骤3.2、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外进行巷旁超前切顶钻孔施工,超前切顶钻孔垂直于巷道轴向并向正开采工作面倾斜一定角度,倾角α取75至85°,超前切顶钻孔长度为mc/sinα,使工作面切顶线附近顶板产生初始裂隙;
步骤四、工作面回采期间注浆锚索支护施工
步骤4.1、根据步骤二中掘进期间掘进期间注浆锚索长度L,再根据回采期间注浆锚索长度LM应大于切顶高度以保证回采期间注浆锚索锚固在稳定的岩层中,综合确定回采期间注浆锚索长度LM:
LM=max{L,mc/sinα+1.0~2.0m};
步骤4.2、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内,按照回采期间注浆锚索长度LM、直径d,沿切顶线内侧补打一排注浆锚索进行锁边支护,注浆锚索倾角应大于超前切顶钻孔倾角α,滞后一段时间再进行注浆;
步骤五、工作面回采期间巷旁单体支柱支护施工
步骤5.1、确定巷旁单体支柱切顶力Pc
为能够在巷道沿空侧有效切顶,切顶力Pc必须满足如下力学条件:
Pc=max{P1,P2}
式中:P1为直接顶与基本顶处于连续接触,但基本顶对直接顶作用力为0的情形下,仅由直接顶悬顶所产生的单位宽度上的作用力,P1=mzγzLS;
P2为上覆岩层垮落时单体支柱所提供的支护反力,单位为kN;
由于顶板的抗拉强度最低,所谓的切顶就是在支护反力和顶板荷载的共同作用下,让切顶线处顶板达到其极限抗拉强度值,顶板的极限抗拉强度为:
式中:q′为实现顶板拉破坏时的等效顶板载荷集度;
[σt]′z为受工作面顶板运动影响后,回采巷道内顶板的极限抗拉强度,单位为MPa,
mz′为受采动及顶板运动影响后,回采巷道内顶板有效抗弯厚度,单位为m,
qE为基本顶作用于直接顶上的荷载值,单位为kN,
仅考虑直接顶与基本顶能够连续接触,但不承受其作用力的极限状态时,qE可视为0,但达到直接顶垮落情况下,qE不为0,由此可得:
步骤5.2、确定巷旁单体支柱排距b
式中:R为巷旁单体支柱额定工作阻力,单位为kN/m2,
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内,沿切顶线内侧补打一排注浆锚索进行锁边支护的同时,按照巷旁单体支柱排距b沿切顶线内侧布置一排单体支柱;
步骤六、辅助支护施工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紧跟端头单体支柱利用金属网进行挡矸支护,待采空区顶板垮落稳定后,逐步回撤回采巷道内的单体支柱,进行重复使用,待单体支柱回撤完成后对巷道沿空侧进行喷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65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