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6507.0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6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印会鸣;丁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4/88;H01M4/90;H01M4/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齐云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膜电极 聚合物 催化剂 制备 离子传导性 多孔金属 嵌设 合金层 去除 燃料电池催化剂 聚合物表面 催化活性 电池效率 离子传输 合金 通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领域。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包括具有离子传导性的聚合物和嵌设于聚合物内的多孔金属,包括具有离子传导性的聚合物和嵌设于聚合物内的多孔金属,其中多孔金属为将含Al合金中的Al去除得到。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在聚合物表面嵌设含Al合金层,去除含Al合金层中的Al原子。此制备方法制得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催化活性更强,并且通过离子传导性的聚合物提供通畅的离子传输通道,使电池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对清洁、高效能源利用技术的迫切需求,作为公认的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利用技术之一,燃料电池技术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在21世纪,燃料电池技术将逐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门类。燃料电池是利用电化学过程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等温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各种燃料电池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输出电能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及其配套电极-电解质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杜邦公司nafion系列质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中应用,离子传导性的聚合物膜燃料电池(PEMFC)在实用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宇航、汽车、军用移动电源、民用便携式电源等方面发展迅速。
现有膜电极的催化剂层一般由催化剂纳米颗粒、碳粉和离子传导性的聚合物树脂构成,是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的场所。催化剂纳米颗粒只有在与导电子体碳粉、导离子体电解质树脂同时接触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催化剂纳米颗粒、碳粉和离子传导性的聚合物树脂三者机械混合不均匀容易产生催化活性位点与导电子体碳粉或导离子介质离子传导性的聚合物树脂分离的问题,导致阳极侧燃料氧化产生的电子或离子无法传递到阴极侧或阴极侧的氧气还原反应因缺少质子或电子而无法进行,影响阴、阳极电催化剂的使用效率,降低电池的输出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催化活性强,并且通过离子传导性的聚合物提供通畅离子传输通道,使电池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制备方便。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包括具有离子传导性的聚合物和嵌设于聚合物内的多孔金属,其中多孔金属为将含Al合金中的Al去除得到。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孔金属具有孔道,孔道、多孔金属和聚合物均为连续结构。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孔道的孔径为2-100nm。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含Al合金为含Al二元合金或含Al三元合金。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Al二元合金选自CuAl、CoAl、NiAl、AgAl和PdAl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含Al三元合金选自含CuAl的三元合金、含NiAl的三元合金、含PdAl的三元合金和含PtAl的三元合金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含Al合金中,Al原子的量占含Al合金的原子总量的25-85%。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聚合物表面嵌设含Al合金层,去除含Al合金层中的Al原子。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在聚合物表面嵌设含Al合金层包括:以聚合物膜为衬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聚合物膜表面溅射含Al合金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去除含Al合金层中的Al原子包括:在聚合物表面嵌设含Al合金层后置于碱溶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6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