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并联补偿电路投切的专用开关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6232.0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7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补偿 专用开关 电路 控制主回路 开关闭合 控制模块 容性支路 分闸 减小 投切 过电压 涌流 主回路开关 合闸 开关操作 开断 增设 | ||
一种用于并联补偿电路投切的专用开关及方法,该专用开关包括并联补偿电路专用开关和控制模块,并联补偿电路专用开关包括主回路开关和容性支路开关;其方法为:合闸时,控制模块控制主回路开关先分闸;再控制容性支路开关闭合;最后控制主回路开关闭合,能够尽量减小主、辅开关的关合涌流;分闸时,控制模块控制主回路开关先分闸;然后控制容性支路开关再分闸;最后控制主回路开关闭合,能够尽量减小主、辅开关的开断过电压;本发明能够在不增设保护电路的情况下,以更合理的开关操作顺序尽量减小并联补偿电路投切时的涌流和过电压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压配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并联补偿电路投切的专用开关及方法。
背景技术
断路器投切并联补偿电路的主要问题是:投入并联补偿电容器组时的关合涌流和退出并联补偿电容器组时开断过电压,既在合闸时会产生关合涌流,在分闸时会产生开断过电压。
如图1所示,投切并联补偿电路时,通常是在主回路感性负载通电工作状态投切并联电容器组,但由于主回路断路器和容性支路断路器的动作顺序会使电路性质不同,所以主、辅开关动作顺序的不同会影响关合涌流和开断过电压。
因此,在不增设保护电路的情况下,需要研究并联补偿电路主、辅断路器的动作顺序对关合涌流和开断过电压的影响,以尽可能地利用电路暂态结构达到减小关合涌流和开断过电压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操作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并联补偿电路投切的专用开关及方法,能够在不增设保护电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利用电路暂态结构,减小并联补偿电路投切时的关合涌流和开断过电压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并联补偿电路投切的专用开关,包括并联补偿电路专用断路器100以及控制并联补偿电路专用断路器100中开关合闸和分闸的控制模块200,所述并联补偿电路专用断路器100包括主回路开关K1和容性支路开关K2;容性支路开关K2与并联补偿电容器组串联后与感性负载并联,再与主回路开关K1串联。
所述的专用开关用于并联补偿电路投切的方法,适用于中压配电系统的并联补偿电路,所述并联补偿电路专用断路器100串联于中压配电系统的供电电源和并联补偿电路之间;当所述并联补偿电路专用断路器100合闸时,控制模块200控制主回路开关K1先分闸;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模块200再控制容性支路开关K2闭合,将并联补偿电容器组并入感性负载,此时容性支路与感性负载串联构成回路放电;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模块200再控制主回路开关K1闭合,将并有容性补充支路的感性负载主回路整个串入电路,能够尽量减小断路器的关合涌流,设置的动作时间应使感性负载中储存的能量完全释放;当所述并联补偿电路专用断路器100分闸时,控制模块200控制主回路开关K1先分闸,断开整个并联补偿电路;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模块200再控制容性支路开关K2分闸,预定时间段后,控制模块200最后控制主回路开关K1闭合,使并联补偿电容器组退出电路,能够尽量减小断路器的开断过电压,分闸时,设置的动作时间间隔大于电源电压半个周期,以确保实际开断的先后顺序。
所述投切并联补偿电路时,所述的主回路开关K1以及容性支路开关K2合闸动作的预定时间段的取值为20ms以上。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备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专用开关和方法从关合涌流、开断过电压两方面进行并联补偿电路投切时主、辅开关的动作顺序选择,可以实现在不增设保护电路的情况下,利用电路暂态结构,尽可能地减小并联补偿电路投切时的关合涌流和开断过电压,减少中压配电系统中并联补偿电路投切故障。由于投切并联补偿电路时关合涌流或开断过电压与电路暂态结构有关,而常规操作面临较严峻的容许负载投切时关合涌流或开断过电压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辅开关的动作操作顺序,可以在不增设保护电路的情况下,利用电路暂态结构,尽可能地减小并联补偿电路投切时的关合涌流和开断过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6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