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IP的制备方法、甲醛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5813.2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华;林凌伊;华礼生;杨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2/14;C08F222/38;C08J9/26;G01N2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甲醛 化学传感器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二甲基亚砜 甲基丙烯酸 后处理 避光条件 固体产物 检测灵敏 聚合反应 密封环境 引发剂 催化剂 溶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MIP的制备方法、甲醛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MIP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混合,然后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2)加入甲醛,混合后于避光条件下静置10小时以上;(3)加入引发剂并排除溶液中的气体;(4)加入催化剂,密封环境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固体产物;(5)后处理之后获得所述MIP。本发明的MIP的制备方法、甲醛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制备方便、检测灵敏及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传感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甲醛化学传感器的MIP的制备方法、甲醛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3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一般情况下,甲醛浓度在0.01~3.1mg/m3,即0.008~2ppm时造成头痛、头晕、失眠;0.06~0.07mg/m3,即0.05~0.06ppm时,儿童发生气喘病;0.12~1.2mg/m3,即0.1~1ppm时能致使肝功能,肺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异常。室外空气中甲醛的来源主要为石油、煤、天然气等的燃烧,润滑油的氧化分解,汽车排放,大气光化学反应及其一些生产甲醛、脲醛树脂、化学纤维、染料、橡胶制品、塑料、墨水、喷漆、涂料等的工厂。室内的甲醛主要来源于一些建筑材料,家具,各种粘合剂涂料,合成织品等。比如各种人造板、地毯合成物、清洗剂及化妆品等。据某不完全统计,目前90%的新装修房甲醛超标。因此,准确地检测室内及周围环境甲醛的浓度对保护人民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甲醛检测的方法有变色法、催化燃烧法、GC/TSD、GC/FID、GC/NPD、HPLC/UV、以及电化学方法等。其中,变色法一般为甲醛检测管和检测试纸(或试液)。这种方法虽然价格低廉,但可靠性较差,并且灵敏度不高,一般不能用于ppb级的检测;且产品多为一次性,产品弊端较多,并且这种使用后即抛弃的做法还给社会环境带来潜在的二次污染。催化燃烧法则一般选择性较差,且灵敏度很低,无法做到超低浓度的检测,且性能不稳定。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则一般操作较复杂,仪器成本高,操作维修很麻烦。相比较而言,电化学检测方法则能克服上面的不足。
化学传感器为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化学传感器用于化学测量,常用于生产流程分析和环境污染监测,在矿产资源的探测、气象观测和遥测、工业自动化、医学上远距离诊断和实时监测、农业上生鲜保存和鱼群探测、防盗、安全报警和节能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专利号为201110035727.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甲醛电化学传感器,为三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硫化铋纳米棒和磷酸缓冲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对混合液进行超声分散,得到硫化铋纳米棒分散液;步骤二,取步骤一中得到的硫化铋纳米棒分散液滴涂在空白玻碳电极表面,室温干燥后,得到待检验的修饰电极;步骤三,利用步骤二中得到的待检验的修饰电极来检测铁氰化钾溶液的伏安特性曲线,挑选出能够得到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的修饰电极作为三电极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电极。
专利号为201620241560.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抗干扰的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包括外壳、第一催化层、电解质膜、第二催化层和储液膜,所述外壳设有内腔,所述储液膜、第二催化层、电解质膜和第一催化层于内腔自下而上依次紧密排列,所述第一催化层与外壳的上内壁之间具有扩散区;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此隔板的上端与外壳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催化层和电解质膜后与第二催化层连接;所述隔板将扩散区分隔形成第一扩散区和第二扩散区;所述第一扩散区内设有过滤膜,所述外壳的顶板设有分别与第一扩散区和第二扩散区相通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5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