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理财产品推荐系统的集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4714.2 | 申请日: | 201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强;李倩;张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30/06;G06Q4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理财产品 推荐 系统 集成 方法 | ||
1.一种用于理财产品推荐系统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人口统计学的推荐算法;
选取年龄、性别、职业和爱好4种特征,将各属性信息预处理成数字型表示法的形式,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得到用户偏好和得到预测偏好矩阵;
步骤二:基于项目聚类和矩阵分解的推荐算法
步骤2.1、计算物品间的相似度
通过采用曼哈顿距离来计算物品之间的距离;
其中,rui表示用户u对物品i的喜爱程度,dij表示物品i与物品j之间的距离,
物品i与物品j之间的相似度表示为式(9);
其中,ci表示物品i的流行度,cj表示物品j的流行度;物品的流行度就是点击该物品的人数,然后将物品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聚类中心{c1,c2,…,ck},k为聚类的数目;
步骤2.2、构建物品向量
基于k个聚类中心,K设置为200,物品向量被定义为
其中,
将物品向量归一化:
最后,物品i的向量为:
pi=(pi1,pi2,…,pik,…,piK) (13)
其中,
步骤2.3、计算预测偏好矩阵
基于物品向量和奇异值分解(SVD),得到预测偏好矩阵:
其中,n是物品的数量,m是用户的数量,表示预测偏好,定义为:
其中,allMean是偏好的平均值,bu表示用户和allMean之间的偏差,bi表示物品和allMean之间的偏差,qu是用户u的向量,由随机值初始化;
步骤三:基于数据平滑的协同过滤算法
步骤3.1、计算用户的相似度
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来计算相似度,用户u和用户u’之间的相似度为:
其中,Ru(t)表示用户u对物品t的偏好,表示用户u对所有物品的平均偏好,Ru’(t)表示用户u’对物品t的偏好,表示用户u’对所有物品的平均偏好,t是用户u和用户u’都点击过的物品;
用户定义为U={u1,u2,…,un},将用户划分成n个聚类,表示为
步骤3.2、基于上一步,平滑了用户尚未点击的数据集
用户的偏好表示为:
其中,rui是由函数计算得出,是对于用户u没有点击过的物品i由平滑得出,
对于用户u,u属于的聚类表示为考虑到个体差异,通过式(19)来计算
是所有用户对物品i的平均偏好,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Cu(i)∈Cu表示在聚类Cu中的点击过物品i的用户集,|Cu(i)|表示在聚类Cu中的点击过物品i的用户数量,
通过计算加权和得到预测偏好:
其中,是用户u对物品i的偏好,是物品i的平均偏好,是物品j的平均偏好,wuj是u和j之间的权重,sim(i,j)是i和j的相似度;
步骤3.3、得到预测偏好矩阵
n是物品的数量,m是用户的数量;
步骤四:对算法进行集成
根据步骤一、二和三,得到了用户对每个产品的预测偏好,基于这些偏好,进行算法集成;
步骤一中,用户偏好的计算过程如下:
得到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后,会给用户推荐和他兴趣最相似的K个用户喜欢的物品,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用户u对物品i的偏好:
其中,S(u,k)包含和用户u最相近的K个用户,N(i)是对物品i有过行为的用户集合,wuv是用户u和用户v的兴趣相似度,rvi表示用户v对物品i的偏好;
预测偏好矩阵的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n是物品的数量,m是用户的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理财产品推荐系统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采用如下方法进行集成:
1)线性加权融合法
汇总单一模型的结果,然后按不同算法赋予不同的权重,将多个推荐算法的结果进行加权,即可得到结果:
其中,是预测的最终偏好,wk是与k算法对应的权重;
2)交叉融合法
在推荐结果中,穿插不同推荐模型的结果,以确保结果的多样性,
其中,rec(u)表示对用户u推荐的物品,reck(u)表示算法k对用户u推荐的物品;
3)瀑布型融合方法
瀑布型融合方法采用了将多个模型串联的方法,每个推荐算法被视为一个过滤器,通过将不同粒度的过滤器前后衔接的方法来进行,在该方法中,前一个推荐方法过滤的结果,将作为后一个推荐方法的候选集合输入,层层递进,候选结果在此过程中会被逐步遴选,最终得到一个量少质高的推荐结果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47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