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煤岩体无机复合硬泡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4593.1 | 申请日: | 201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雷;王洪智;胡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神华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28/26;C08J9/14;C08L75/08;C08G18/4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8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份 无机复合 硬泡材料 煤岩体 重量份数 乳化剂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建筑材料领域 聚醚多元醇 无机盐成份 粘结力度 发泡剂 开孔率 水玻璃 增韧剂 发泡 交联 结皮 阻燃 催化剂 添加剂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新型煤岩体无机复合硬泡材料。包括配合使用的A组份和B组份,其中,所述A组份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水玻璃80份~100份;水0.1份~10份;催化剂0.1份~10份;乳化剂10份~30份;增韧剂10份~30份;所述B组份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0份~80份;乳化剂0.1份~10份;聚醚多元醇5份~15份;发泡剂10份~50份;添加剂5份~15份。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煤岩体无机复合硬泡材料,通过科学的配合,使其形成组份为无机盐成份的A组份和作用为交联的B组份,通过混合使用,进而形成阻燃级别高、粘结力度大、发泡温度低且结皮效果好、开孔率低、价格低廉的煤岩体无机复合硬泡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新型煤岩体无机复合硬泡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矿山建筑工程、堤坝加固工程、交通隧道工程、城市地铁工程、地下岩土工程等,大多需要采用注浆施工方法实施加固处理或防渗堵水,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营。国内外应用的水泥浆液及粘土浆液尚存在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难以控制与调整、抗震与抗渗性能低、耐动水压力性能差、抗地下水酸、碱离子侵蚀能力低的缺欠,使工程质量与可靠性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水泥浆液成本高和粘土浆液会造成土壤资源损失,所以,对材料用量极大的加固防渗工程,尤其废矿井地下填充工程皆是弊端。虽有用尾矿砂为主料填充废矿井的,但因现有技术形成的结石体具溶于水且接顶性(即充实性)差又抗压强度低,尚不成功;故一直无适用的、性能可靠的、廉价的填充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进方案,例如,聚氨酯发泡材料。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声学、电学和耐化学性能,并且材料的密度大小及软硬程度均可以随着原料及配方的不同而改变,加上成型施工方便,优于其他产品,从而被广泛应用。
但聚氨酯硬泡是一种容易燃烧的有机材料,它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有毒烟雾,可使人在短时间内中毒和窒息。同时,聚氨酯硬泡材料增加强度主要是通过用普通或高活性聚醚多元醇为母体,与乙烯基单体化合物进行一步共聚或二步共聚反应生成聚合物多元醇,这类聚合物多元醇成本较高,限制了它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缺乏性能可靠且价格廉价的建筑填充材料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配方合理、加工简单、成本低廉且具有阻燃效果的一种煤岩体无机复合硬泡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新型煤岩体无机复合硬泡材料,包括配合使用的A组份和B组份,其中,所述A组份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
所述B组份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
其中,所述水玻璃模数在2.0~2.5之间、波美度在0.4~0.55之间,所述添加剂为氯化石蜡、三氯乙基磷酸酯、甲基膦酸二甲酯以及三(氯异丙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两种物质,所述A组份和B组份按照体积比1~2:2~1的比例混合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A组份中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
作为优选,所述A组份中增韧剂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中的任意一种物质。
作为优选,所述A组份中乳化剂为op-10、甘油、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物质。
作为优选,所述B组份中乳化剂为烷基与聚醚共改性硅油、烷基醚聚醚硅油、甲基硅油中的任意一种物质。
作为优选,所述发泡剂为乙醚、正戊烷、环戊烷、环己烷、异戊烷中的至少一种物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神华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滨州市神华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4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