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增温的粪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83733.3 | 申请日: | 2018-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5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潘礼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礼斌 |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C02F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水箱 粪便 集中供气系统 太阳能增温 沼气燃烧器 加热盘管 秸秆沼气 燃气锅炉 热水出口 沼气出口 沼气进口 循环泵 气柜 沼气 太阳能集热器 资源化利用 冷水进口 清洁环保 热水进口 沼气池 能源化 无害化 侧壁 前部 进口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增温的粪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部和侧壁上,加热盘管的进口通过管道与第三循环泵的出口相连接,第三循环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上部的热水出口相连接,循环水箱下部的冷水进口通过管道与加热盘管的出口相连接,循环水箱的上部热水进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燃气锅炉的热水出口相连接,燃气锅炉的前部安装有沼气燃烧器,沼气燃烧器的沼气进口通过管道与沼气气柜的沼气出口相连接,沼气气柜的沼气进口通过管道与沼气池的沼气出口相连接,本发明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能够实现粪便能源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增温的粪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生产所导致的畜禽粪便排放日趋加重,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畜禽粪便排放的大量增加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并严重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农户将畜禽粪便收集起来并还田,从而减少了对邻近水资源和大气的污染。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以来,传统的有机肥在很大程度上被化肥替代,大量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对水体、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危及畜禽和人体健康。
畜禽粪便由碳、氢、氧为主要成分为可燃物,粪便、秸秆等经过沼气池发酵后能够生成沼气,沼气可作为能源使用,经发酵后的沼渣可作为有机肥还田。如何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处理成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现有的沼气技术往往受到温度的限制,在冬季或者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将难以生产沼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增温的粪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
一种太阳能增温的粪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包括沼气池、加热盘管、太阳能集热器、燃气锅炉,所述沼气池内固定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设置在沼气池的底部和侧壁上,所述加热盘管位于沼气池底部的位置呈S形,所述加热盘管位于沼气池侧壁的位置呈螺旋形,所述加热盘管的进口通过管道与第三循环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三循环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上部的热水出口相连接,所述循环水箱下部的冷水进口通过管道与加热盘管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循环水箱的上部热水进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燃气锅炉的热水出口相连接,所述燃气锅炉的前部安装有沼气燃烧器,所述沼气燃烧器的沼气进口通过管道与沼气气柜的沼气出口相连接,所述沼气气柜的沼气进口通过管道与沼气池的沼气出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进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的下部冷水出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燃气锅炉的进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的下部冷水出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沼气池的一侧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下部通过倾斜的加料管与沼气池的下部相通,所述沼气池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倾斜的出料管与沼气池的下部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秸秆经粉碎后与粪便一起从加料口加入到沼气池内,在发酵菌的作用下秸秆和粪便发酵生成沼气存储在沼气气柜内,沼气作为居民集中供气使用,在冬季时,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后的热水储存在循环水箱内,热水通入到加热盘管内为沼气池提供热源,保证沼气池内的温度,确保沼气的正常生产,沼渣能够作为有机肥使用。气温阴雨天或夜间时,开启燃气锅炉用以加热热水,从而保障沼气的正常生产。本发明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能够实现粪便、秸秆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太阳能增温的粪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礼斌,未经潘礼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3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