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地的生态山药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3643.4 | 申请日: | 201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2200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药栽培 山药种植 山药 旱地 用水泥砂浆 生态 方法适合 田间管理 斜向下 喷施 挖沟 斜坡 种茎 浇筑 浇水 施肥 栽培 农药 干旱 收获 种植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地的生态山药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挖沟筑槽:在山药种植地挖斜向下的沟,沟底部用水泥砂浆浇筑U型槽;b、将山药种茎种植在U型槽内;c、田间管理。本发明方法适合于比较干旱的斜坡,结合本发明施肥方式,整年都不用给山药浇水和喷施农药,不仅栽培、管理和收获操作简单,而且是一种完全生态的山药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山药的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地的生态山药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即薯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茎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m,叶子对生,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以及磷、钙、镁、铁、锌、铜、钾等矿质元素,是老少皆宜的营养品。同时,山药还有健脾、补肾、益精等功能,对中老年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糖尿病、便秘等都有一定疗效。
山药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水涝。现有文献中公开了很多有关山药的种植方法,通常都包括内容:
一、选用良种。生产高品质的山药,宜选用口感好、抗病、抗逆性强、耐肥水、产量高、品质好、耐贮存的山药。
二、选择地块。如选用地势高、排灌方便,避风向阳的地块。
三、挖沟施肥。如冬前深耕30厘m,以促进土壤熟化。翌年2月中旬,按行距0.9~1m挖沟,沟深1.4m,宽0.25m。挖好后随即在沟中往回填土,填土时要注意清理出沟中胶泥。每回填土厚30厘米并踩压一次,以防雨季畦面塌陷,亦可避免山药种植后块茎分枝弯曲畸形。沟填平后用剩余的土与腐熟好的优质圈肥,按土肥2:1拌均匀,在挖沟的地方筑宽0.5m,高0.4m的土垄防止雨水进入沟内造成塌陷。一般每667㎡施腐熟优质圈肥和鸡粪10000KG,饼肥150KG,过磷酸钙50KG,草木灰200KG。施肥方法是将肥料均匀施于两垄中间,用锨翻入土中,用脚踩实整平后,根据地形地貌,做好田间水系配套,以利排涝降渍或旱季灌水。
四、选种浸种。在山药的选种浸种上,通常要把好“四关”。一是“选”,即选用冬前预留的色泽鲜艳直径3厘米以上块茎上段,或上端嘴子作种茎,种茎长35~40厘米。要求无霉点、无病斑、无腐烂。种子质量以山药把子优于成品山药,且产量差异较大。二是“切”,3月中旬取上段块茎切段,每段长15~20厘m,随即在切口处蘸涂生石灰粉,并晒3~5个晴天。三是“困”,即把切好的山药放在户外,利用阳光照射5~7天,增加种子束缚水含量,促进形成愈伤组织。四是“浸”,栽植前再用40%多菌灵胶悬剂300倍液浸泡种茎15分钟,捞出晾干后栽植。
五、栽植盖膜。山东鲁南地区宜在3月底4月初进行栽植。株距0.23~0.25m,每667㎡栽植密度为2600~2900株。栽植种茎方法是在土垄上开沟,沟深10厘米,将种茎或嘴子平放沟内,再盖土5厘米厚,踩实整平后覆盖地膜。据多点调查,覆膜的可早出苗15天左右,且出苗整齐、茎叶生长快,满架期提早33天。
六、高架栽培。一条山药种茎只出1个苗,如有数苗,应于其蔓长7~8厘米时、选留1条健壮的蔓,将其余的去除。4月,山药出苗5~9厘米时,及时破膜放苗,并封膜保温,严防烧苗及灼苗。蔓高30厘米时,及时搭人字形支架扶蔓,支架高度为1.5~1.6m,以便通风透光。山药豆生成时,若不利用,应及早抹除。增加支架高度能有效地提高叶面积系数和产量。
七、覆盖麦草。6月,在行间覆盖20厘米厚的麦草,盖草量约400KG/667m2,可有效地消灭杂草和保墒防旱。
八、肥水管护。山药出苗后应视苗情适当施提苗肥。一般每667m2可穴施碳铵20KG,过磷酸钙15KG。6月中旬,进入藤蔓及薯块生长期,地下块茎开始迅速膨大时,一般每667m2应施碳铵25KG,过磷酸钙20KG,草木灰50KG。8月中旬,根据植株长势和长相进行病虫防治,可在叶面喷施1%尿素和0.2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以防植株早衰。山药的浇水管理,应注意在块茎生长盛期保持土壤湿润,不旱则不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3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有机水稻的技术
- 下一篇:一种滇重楼良种繁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