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花托桂花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3506.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1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仰小东;苏江硕;王海滨;房伟民;陈素梅;陈发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李晓峰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花 桂花 分子 标记 辅助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菊花托桂花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所述的分子标记为SRAP分子标记或/和SCAR标记,本发明以托桂型切花小菊品种‘南农雪峰’为母本和非托桂型品种‘QX096’为父本杂交获得的80株F1分离群体为试材。用SRAP分子标记来筛选与控制托桂花型基因相连锁的特异位点。其中SRAP分子标记引物组合M11E1在托桂型菊花材料中扩增得到一条272bp的特异片段,通过设计特异SCAR分子标记引物在托桂材料中扩增出单一的168bp的条带,进一步在‘南农雪峰’בQX096’和‘南农雪峰’ב蒙白’两个群体中验证,准确率分别高达92.5%和84.3%。说明上述标记已成功转化成SCAR分子标记。该发明提高了托桂花型的选择效率,加快托桂花型菊花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菊花托桂花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原产我国,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花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戴思兰,2004)。托桂是菊花重要花型之一,其主要特征为:中央的管状花特别发达,管状小花伸长,顶端花冠筒开裂犹如托起的桂花(Chen等,2009)。因托桂型菊花花型奇特,且管状花和舌状花均可呈现不同颜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且广受好评。近年来,托桂花型菊花新品种的选育已成为菊花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在植物育种中得以广泛应用。分子标记为植物遗传图谱构建、农艺性状关联分析、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SRAP等标记因操作步骤繁琐,需要较高的试验技能,且成本较高,很难直接应用于图位克隆和分子辅助选择。相关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是根据其他遗传标记的片段序列,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基因组进行扩增。SCAR标记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分子标记,具有迅速、简便、低成本的特点。该方法在枣椰树(Dhawan等,2013)、芹菜(Han等,2012)、洋葱(Yang等,2013)、木薯(Olasanmi等,2014)等作物中也有相关报道,能快速鉴定农艺性状和进行抗性评价,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目前,关于菊花观赏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多有报道。赵静媛等(2009a,2009b)等通过集团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开发了地被小菊匍匐性状的RAPD-SCAR分子标记。近年,陈素梅等(2015)通过连锁作图的方法筛选获得了一些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但是该标记受环境筛选到了4对受环境影响较小贡献率较大的主效QTL及其相关分子标记,该标记对托桂相关花器性状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较小,且易受环境影响,暂时难以直接用于托桂花型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因此,国内外暂无关于直接用于菊花托桂花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本发明将通过BSA方法获得与控制托桂花型的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转化为更稳定有效的SCAR标记,进一步为菊花托桂花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Chen FD,Li FT,Chen SM,et al.Meiosis and pollen germinability insmall-flowered anemone type chrysanthemum cultivars[J].Plant Systematics andEvolution,2009,280(3):143-151
Dhawan C,Kharb P,Sharma R,et al.Development of male-specific SCARmarker in date palm (Phoenix dactylifera,L.)[J].Tree Genetics and Genomes,2013,9(5):1143-1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3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