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灭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83163.8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6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亮;杨阳;杨昊;张香;马廷玉;姚美芹;姚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昊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13/00 | 分类号: | A62C13/00;A62C13/68;A62C13/76;A62C37/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21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灭火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灭火器,包括:本体,在本体内安装有与外部相通的输水管,在输水管的出口端安装有控制通断的控水阀;储料盒,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密封盛装吸水树脂,在位于所述输水管输出水的流经通道处设置有密封出口;气压装置,用于为所述本体内部增加气压,以使内部的水能够从所述输水管喷出;连动装置,用于在所述输水管喷水时打开所述密封出口以向水中输送吸水树脂;控制手柄,供操作人手动掌握,包括控制所述控水阀启闭的控制开关,和与所述输水管连接的喷洒软管。本发明的灭火器可采用高强度塑料制作,从而减轻重量。利用正常条件下即可使用的水和吸水树脂,降低了灭火器在平时保存时的需求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维护方便、安全系数大且可重复利用的多用途灭火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灭火器大致是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采用钢瓶盛装,利用内部的储气装置或是自身压力,在使用时将干粉或二氧化碳喷出进行灭火。
在构造上来说,灭火器一般包括瓶体、连接瓶体的喷管、用于向瓶体内增压的储气瓶和控制储气瓶释放气体的保险装置,及盛装在瓶体内的灭火材料。在使用时直接解除相应的保险措施即可使用。灭火材料在灭火时的状态都多是雾状或是泡沫状,利用隔绝空气的方式进行灭火。
这种灭火方式存在下述问题:1.如果是易燃材料着火后,即使明火被扑灭,但其附着在材料上的燃点并不能很快消除,而且灭火人不小心接触后还会出现烫伤。2.灭火材料产生的大量白雾妨碍了环境观察。3.一旦瓶内的灭火材料用完后,无法立即再进行灌装,持续性较差。4.目前的灭火器都是采用钢瓶结构,以长期承受内部的压力,不但重量大而且在一定年限不使用时还需要重新进行检测,重新补充灭火材料或是补压,这一切都需要专门的消防部件进行处理,增加了使用人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维护方便、安全系数大且可重复利用的多用途灭火器。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灭火器,包括:
本体,内部为密封的盛水空间,在盛水空间内安装有与外部相通的输水管,在输水管的出口端安装有控制通断的控水阀;
储料盒,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密封盛装吸水树脂,在位于所述输水管输出水的流经通道处设置有密封出口;
气压装置,用于为所述本体内部增加气压,以使内部的水能够从所述输水管喷出;
连动装置,用于在所述输水管喷水时打开所述密封出口以向水中输送吸水树脂;
控制手柄,供操作人手动掌握,包括控制所述控水阀启闭的控制开关,和与所述输水管连接的喷洒软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输水管内且圆周带有叶片的叶轮,所述叶轮固定在密封活动安装在所述输水管管壁上的动力输出轴的一端,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输水管的管壁外;在所述储料盒的内部安装有向密封出口处输送吸水树脂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伸出所述输水管外的一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储料盒内设置有容纳所述螺旋杆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上设置有封闭容纳槽的密封板,在密封板上设置有连通容纳槽的开口,在开口处安装有滑动密封开口的活动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压装置为手动打气筒,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气筒,安装在所述气筒内的打气拉杆,所述打气拉杆的一端设置有握柄,另一端安装有与所述气筒的内壁形成密封滑动接触的活塞件,所述气筒的上端开口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止逆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压装置为接受外部气体而存储高压气体的储气筒,或密封的液态二氧化碳储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的形状为是圆柱形或矩形,材料为高强度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昊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昊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3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